Meme 币的前世今生

技术创新和社区建设是关键,未来,Meme 币在加密领域仍具独特影响力。

撰文: AquaTri

1. TL;DR

本文系统梳理了 meme 币的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并揭示其独特价值逻辑:与传统金融资产不同,meme 币的核心价值表现为「文化传播力×社区共识」,而非完全依靠技术或实用价值。根据其演进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关键发展阶段:

1.1. 破土 / 拓基(2013-2016)——野蛮生长,大浪淘沙

  • 昙花一现型:短期热度,缺乏文化沉淀,快速消亡。(如 Mooncoin、TIPS、Nyancoin)

  • 常胜将军型:文化符号 + 社区驱动,长期存活。(如 DOGE)

1.2. 蛰伏 / 爆发(2017-2021)——智能合约时代,meme 币迎来质变

  • 流星闪耀型:投机驱动,泡沫迅速破裂。(如 UET、HOGE)

  • 恒星长明型:生态扩展,打破局限。(如 SHIB 的 ShibaSwap)

  • 转型突破型:尝试创新,但受各类限制因素,进展缓慢。(如 FLOKI 的元宇宙蓝图、SAMO 的公链绑定)

1.3. 沉淀 / 重构(2022-2025)——新叙事崛起,市场开始洗牌

  • 短期炒作型:依赖热点,风险极高。(如 TRUMP 的政治叙事热潮)

  • 生态驱动型:依托公链,短期爆发。(如 WIF、BONK)

  • 叙事创新型:AI+ Meme,概念炒作,信任危机。(如 GOAT)

  • 文化符号型:网红 IP,短期热度。(如 MOODENG)

Meme 币将持续面临「炒作与实质」的平衡考验,而技术创新(如 AI、DeFAI)和社区建设将成为关键因素。尽管市场正在经历调整,但作为注意力经济的典型产物,meme 币仍将在加密货币领域保持其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2. 回顾历史,细数脉络:

作为加密货币领域最为独特的存在之一,meme 币兼有文化属性和金融特性。回顾 meme 币的历史,亦是在回顾互联网文化与金融投机的碰撞史。

从一开始充满讽刺意味的玩笑话,到如今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虚拟货币,meme 币正在用它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如今这个时代,或许文化共鸣和社区信念比技术白皮书更能驱动价值创造。当传统金融世界还在试图创造新价值时,Meme 币已经重塑了人们对「价值」本身的认知。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 / 资料来源网络)

在社交媒体主导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个在 Reddit 或 Twitter 上流行的 meme 梗图可以在几小时内在全球范围里获得数亿次曝光,而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力量如今被直接转化为了金融价值。Meme 币作为这种转化的完美载体,在以时间为单位的坐标轴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与传奇。

2.1. 破土 / 拓基(2013-2016)——方兴未艾时,弄潮儿勇立涛头;大浪淘沙处,失意者默然离场

这一时期见证了 meme 币从零到一的原始创新历程,呈现出野蛮生长与自然选择并存的独特生态。以 2013 年 12 月 DOGE 的诞生为标志性起点,至 2016 年以太坊智能合约技术成熟为终点,构成了 meme 币发展史上最纯粹最本真的「创世纪元」。(由于早期加密货币项目信息披露有限,部分数据可能来自历史论坛或第三方存档。)

技术层面,除了少数个例外,这一阶段的 meme 币几乎全部基于比特币或莱特币的代码分叉。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市场表现方面,CoinMarketCap 历史数据显示,这一时期诞生的 meme 币平均活跃周期仅 11.7 个月,但幸存者如 DOGE 却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历史地位层面,这一阶段的奠基意义无法被低估。事实上,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规则未立之时,而 2013-2016 年这片尚未形成体系的试验场,恰为加密货币世界保留了最珍贵的叛逆基因和创新精神。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2.2. 蛰伏 / 爆发(2017-2021)——潮汐涨落间,有智者乘势而起;风云变幻处,引豪强折戟沉沙

这五年的时间市场见证了 meme 币从边缘亚文化到主流金融资产的蜕变。以 2017 年 ERC-20 标准普及为技术拐点,至 2021 年 SHIB 创下历史市值为标志,meme 币完成了从「网络玩笑」到「现象级投资标」的质变。

技术维度上,智能合约的成熟彻底重构了 meme 币的发行逻辑。根据以太坊链上数据,2017-2021 年间诞生的 meme 币中大多数都选择采用 ERC-20 标准或依赖其他协议,发行成本降低至不足千分之一(相比独立链开发的数万美元)。这种宛如双刃剑般的技术民主化催生了「万物皆可 meme」的狂潮,但也埋下了同质化竞争的隐患。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同时,在市场叙事层面,CoinGecko 数据显示,2017 年 12 月 DOGE 市值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而 2021 年巅峰期整体 meme 币板块单日交易量更突破 300 亿美元,占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 12.3%。值得注意的是,于这个阶段诞生的 meme 币较上一时期生命周期有了很大的提升。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 meme 币都拥有了更高的存活率和更长的存活周期,根据 chainplay 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 年 meme 币项目平均每月都发生死亡。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译文:根据先进的加密货币研究工具 AlphaQuest 数据,2020 年,平均每月均有 meme 币项目死亡。meme 币的消亡速度超过了新项目的创建速度。/ 图源:chainplay)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2017 年 12 月 DOGE 市值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 / 图源:coingecko)

纵观整个加密史,这段时期最深刻的变革在于价值认知的重构。当 DOGE 在 2021 年被纳入 Coinbase 等主流交易所,当 SHIB 创始人匿名却能撬动百亿市值,传统金融不得不重新审视 meme 币的本质——正如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字货币倡议在 2021 年发布的《Meme 资产与注意力经济学》报告中所揭示的:「Dogecoin 等资产的价值捕获机制本质上是将网络注意力转化为流动性溢价」。这种认知转变,为后续 Web3 时代的社交金融实验奠定了关键基础。

2.3. 沉淀 / 重构(2022-2025)——狂澜既倒时,真金始现本色;大争之世下,格局终见分明

从 2022 年开始,meme 币市场开始了从狂热走向理性的深度调整。以 2022 年 5 月 Terra 崩盘为分水岭,至 2023 年 BRC-20 标准兴起为转折,meme 币生态正在经历一场残酷而必要的价值重估。

根据 CoinMarketCap 统计,2022 年 meme 币整体市值缩水达 82%,但头部项目 DOGE、SHIB 仍保持前 20 市值排名。而 GameFi 市场数据中心 Chainplay 发布的一份新报告「State of Memecoin 2024」(该报告对以太坊、Solana 和 Base 的 30,000 多个 meme 币项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中则指出「97% OF MEMECOINS HAVE DIED」(97% 的模因币已经死亡)。报告里更指出:「不同的Blockchain平台表现出不同的 meme 币死亡率。Base 以 66.91% 的死亡率领先,其次是 Solana 的 54.03% 和以太坊的 36.59%。」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chainplay)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chainplay)

虽如此,依然不可就此轻视或猜测 meme 币是否已经走向故事的结局。加密货币市场向来充满变数,meme 币作为其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更是难以用常规眼光去衡量。

正如高盛数字资产负责人 Mathew McDermott 所言:「2023 年后还能获得融资的 meme 项目,都必须证明其具备超越简单炒作的长期价值捕获能力。」也如 a16z 研究员指出:「这场寒冬正在过滤掉投机泡沫,留下的将是真正具有文化持久力的数字资产。」未来格局或将证明:能够跨越周期的 meme 币,终将成为连接加密世界与大众文化的关键桥梁。

3. 分块拆解,深挖关键细节:

3.1. 破土 / 拓基(2013-2016)

本阶段的币种基于其生命周期 / 社区活跃度 / 市值变化等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3.1.1. 昙花一现型

在加密货币这个以创新为源动力的快速迭代的生态系统中,缺乏持续生命力的项目注定只能成为匆匆过客。它们或许能在特定时期引发市场关注,但终究难以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轨迹。虽然绽放时绚烂,却难以长久维持热度。

3.1.1.1. Mooncoin——一场未竟的「登月」梦

作为以「登月(To the Moon)」为口号的娱乐型 meme 币,其略显短促的一生却没能承载住这一宏大叙事的野心。正如 Crypto Briefing 于 2015 所言:「Mooncoin 除了名字外,没有任何与太空或登月相关的实际用例。」

回顾其 2014 至 2018 的发展轨迹(其 GitHub 最后提交停留在 2018 年(v1.8.0),几乎标志着项目的实质消亡),mooncoin 的初期表现算得上惊艳:推出首年便创下单日涨幅超 300% 的记录;Reddit 社区 r/Mooncoin 讨论量单月超 5000 帖;与游戏平台 Moonrocket 合作(后该项目平台倒闭);甚至被 Coindesk 称为「最认真的玩笑币」。

然而,高光之后便是漫长的沉寂:2015 年,主流交易所下架导致市值跌去超 90%;次年,匿名开发团队成员宣布「无限期休眠」;直至 2018 年,项目才迎来短暂的回光返照——但这并非源于自身突破,而是得益于两大外部因素:一是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回暖(比特币 2018 年 Q1 从 13,000 美元反弹至 17,000 美元,带动山寨币普涨);二是 SpaceX 猎鹰重型火箭发射重燃「To the Moon」网络 meme,社区成员制作的「Mooncoin 登月倒计时」恶搞视频(YouTube 播放量超 50 万)意外带来流量。

可惜 Mooncoin 未能把握这最后机遇。开发团队宣称要打造「月球基地」元宇宙游戏但最后白皮书也未能落地,甚至所谓「元宇宙游戏」仅为一个 Unity 演示视频。在这之后,随着 2018 年 4 月比特币暴跌 60%,市场热情消退,Mooncoin 彻底淡出舞台。正如 Delphi Digital《加密货币周期报告》(2019)的总结:「这次回光返照印证了 Meme 币的残酷法则——缺乏文化沉淀的项目,任何技术更新都不过是续命针。」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币界网)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mooncoin 社区内最新一条有互动的贴文 / 图源:Reddit)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3.1.1.2. Fedoracoin(TIPS)——一场小众的「绅士」认同

FedoraCoin(TIPS)诞生于 2013 年 12 月 22 日,其核心并非面向大众市场,而是精准锁定 Reddit 上的「Fedora-wearing neckbeard」(戴礼帽的「键盘侠」)亚文化群体。这种高度垂直的定位使其早期在特定社区内迅速走红,但也埋下了后续发展受限的隐患。

在技术层面,TIPS 采用了当时较为普遍的 Scrypt 算法,支持 GPU 挖矿的设计让它对普通用户相当友好。这种简单实用的架构帮助它在初期快速积累了一批忠实拥趸。

同时,上线仅仅两个月后,Reddit 上的 r/Fedoracoin 子论坛就创下了单日讨论量突破 2000 帖的惊人记录,使其一度成为最活跃的 meme 币社区之一。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社区里按热度排序最火的一条帖子 / 图源:Reddit)

然而好景不长,TIPS 很快遭遇了和 Mooncoin 相似的困境。由于缺乏实际应用场景,这个建立在亚文化梗图上的项目始终无法突破文化符号的局限。2015 年起,随着 Cryptsy、Bittrex 等主流交易所陆续下架 TIPS,其流动性出现断崖式下跌。从该产品最初定位于服务特定亚文化群体就可窥见一斑,这种方式虽然精准契合了目标用户,但这种小众属性也使其难以拓展更广泛的市场与后续的营销。

虽然 2018 年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回暖时,TIPS 价格曾短暂反弹。但遗憾的是,与 mooncoin 相同的,TIPS 并未能借此机会实现翻身。

2014-2016 年期间 FedoraCoin 逐渐失去了市场关注。到 2018 年底,TIPS 的 GitHub 仓库停止在 v1.8.0 版本,链上最后交易记录停留在 11 月。2019 年,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项目被 Deadcoins 正式列入「已死亡名单」。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社区里最新一条与 TIPS 相关且非其他代币广告的帖子 / 图源:Reddit)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coinmarketcap)

它留给加密世界的,不仅是一个关于亚文化实验的鲜活案例,更是一面映照 meme 币本质的明镜。

3.1.1.3. Nyancoin——一道短暂的「彩虹」光影

作为继 DOGE 后的第二个 meme 币,Nyancoin 于 2014 年 1 月 6 日一经发布后不出一月便拥有了「历史上首个官方授权加密货币」的独特身份,却在市场影响力上远远落后于前者。

就项目本质而言,这种差距首先体现在文化基因的差异上:Nyancoin 所基于的「彩虹猫」(Nyan Cat)表情包,其传播广度和文化渗透力远不及 DOGE 的「柴犬」Doge 表情包——在接触到这两种加密货币之前,大多数人可能从未见过彩虹猫,但几乎所有人都曾被那只神态魔性的柴犬刷过屏。

此外,在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领域,这种文化认知度差距的直接体现就是 Nyancoin 较 DOGE 都缺少了些广度和深度。DOGE 构建了一个涵盖支付、打赏、慈善等多维度的应用生态,而 Nyancoin 主要用于交易的应用场景则相对单一。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网络)

而就外部赋能而言,Nyancoin 的社区活跃度和外界流量都不理想。这种恶性循环——薄弱的社区支持导致项目发展乏力,而发展停滞又进一步削弱社区热情——最终导致了 Nyancoin 一步步走向衰落。

Nyancoin 的社区 r/nyancoins 仅有 1.5k 订阅者,最后活跃帖文停留在两年前。这种社区断层直接导致主流数据平台(如 CoinMarketCap;Coincarp 等)在 2019 年后停止更新 Nyancoin 的实时数据——当时其 24 小时交易量已长期低于 1 万美元,流动性枯竭使其逐渐被交易所下架。Nyancoin 的案例足以印证一个残酷的市场法则: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顶级 IP 的加持往往比项目本身的技术特性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reddit)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reddit)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CoinMarketCap)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Nyancoin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carp)

3.1.2. 常胜将军型

3.1.2.1. Dogecoin(DOGE)——一场意外的「草根狂欢」

诞生于 2013 年 12 月 6 日的 Dogecoin 最初只是程序员 Billy Markus 和 Jackson Palmer 对比特币狂热文化的戏仿,却意外演变成加密货币史上最持久的现象级 meme 币。其标志性的柴犬形象源自 2013 年风靡网络的「Doge」表情包,这种与生俱来的高热度互联网 IP 使其迅速在 Reddit 等平台走红。

而在设计理念与创立初衷上,它没有像其他加密货币那样强调复杂的技术、标榜革命性的区块链技术又或者承诺宏大的愿景,而是以一只呆萌的柴犬表情包作为标志,用最戏谑的方式闯入这个在当时日益狂热的领域。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DOGE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回看 DOGE 的几次市值高峰,分别是 2021 年初由于散户投资热潮和社区强力推动,市值飙升至 100 亿美元;同年 5 月,在其头号粉丝马斯克在社媒平台的持续喊单和《周六夜现场》(SNL)节目效应下,DOGE 市值达到了 800 亿美元。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X)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DOGE 2021/2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gecko)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DOGE 2021/5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gecko)

之后的几年内 DOGE 的热度和价格虽然都有所回落,甚至进入了下跌模式,但整体市场趋势较为稳定,在加密货币领域中仍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热度。直到 2024 年 11 月 12 日特朗普宣布马斯克与 Vivek Ramaswamy 将共同领导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目的是削减政府开支。但这个新部门的官方缩写「DOGE」与狗狗币的代号完全一致,这一巧合在加密社区引发了热烈讨论。尽管马斯克随后在 X 平台上澄清二者并无关联,但鉴于其一贯的行事风格和对 DOGE 的长期推崇,外界普遍认为这个缩写选择绝非偶然。

关于这个耐人寻味的命名巧合,市场存在多种解读:有人猜测这是马斯克试图在加密货币市场与政治舞台之间架起桥梁的巧妙安排;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重振 DOGE 市场热度埋下的伏笔;当然,也可能正如他本人所言,这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巧合。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命名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实意图,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 DOGE 在加密货币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以及马斯克与 DOGE 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关系。

DOGE 的发展历程完美展现了 meme 币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创造了由普通网友共同推动的金融奇迹;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这类币种容易成为投机工具的风险。

但令人佩服的是,即便在 2025 年整个 meme 币市场都不景气的时候,DOGE 依然保持着每天 10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量,市值排名依旧稳在前十。且其社区活跃度依然具有惊人的生命力,相信这种优势在关键时刻总能转化为市场动能,再以此反哺,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不得不承认,这个最初被当作玩笑创造出来的数字货币,如今已经成为了加密货币世界中一个独特而持久的存在。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DOGE 市值排名,截止 2025/5/9 图源:CoinMarketCap)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reddit)

虽然这一时期的 meme 币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周期与存活状态,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尽管前者的市场表现或许不算盛大,知名度也远不及后者,但在回顾 meme 币发展的时间长河中,这些项目依然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见证 meme 币文化演进的重要里程碑。它们的兴衰历程不仅反映了市场对 meme 币模式的持续探索,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加密货币的发展图谱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3.2. 蛰伏 / 爆发(2017-2021)

进入 2017 年后,meme 币开始从单纯的玩笑币转向更复杂的生态发展,部分项目尝试结合 DeFi、NFT 等新概念,但仍以投机和社区驱动为主。按照前文的分类依据可以将这个阶段的币种分为以下几类: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3.2.1. 流星闪耀型

与前文的「昙花一现型」相似的,它们都有着相差无几的发展轨迹与历史走向——短期爆发后快速陨落,之后如流星般转瞬即逝。这类币种通常依赖投机情绪和短期的热度高峰,而非实际应用或社区共识。

3.2.1.1. Useless Ethereum Token(UET,2017)

作为加密史上最诚实的骗局,UET 于 2017 年 6 月 17 日,在 ICO(首次代币发行)泡沫最疯狂的时期,被开发者「UselessEthereumToken」(匿名)推出了,在其官网直接声明:「这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代币,购买它就是在浪费钱。」

这究竟是反套路营销还是行为艺术式融资?UET 的项目方公开承认代币无任何功能、无团队、无路线图,甚至官网 FAQ 写道:「为什么我要买这个代币?——你不需要。」

而其标志也把讽刺意味加深加重,如此挑战常态,打破既有定理的存在,着实为加密货币领域带来了一条有趣的分岔路口。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X)

如此毫不掩饰其「无用性」,UET 仍在 48 小时内募集 310 ETH(当时约 $9.3 万),成为史上最荒诞的 ICO 案例之一。

而谈论到它的代币机制,更是赤裸的「自爆式」设计。可谓将 100% 诚实经济学落到实处,UET 总供应量固定为 10 亿,无增发、无销毁。而募集的 ETH 全部转入开发者地址,未承诺任何用途。同时其零技术包装和官网彩蛋无不在时刻强化这个荒诞戏剧的节目效果:技术上基于最基础的 ERC-20 标准,无智能合约功能,甚至未开放转账限制。

虽然 UET 如此不加掩饰的态度令人震惊,但市场反响方面却并非完全负面。UET 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并收获了一批追随者,上线初期,部分交易所(如 EtherDelta)因猎奇心理上线 UET,价格短暂暴涨 800%。甚至有 Reddit 网友发起「UET 挑战」——看谁能以最荒唐的理由说服别人接盘。

但很快的,在短暂的投机狂欢热结束后,UET 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危机和难题。先是 2018 年初,有Safety研究人员发现 UET 智能合约存在致命漏洞,此后该漏洞被利用,UET 价格暴跌,市值蒸发。2018 年熊市后,UET 流动性枯竭,最终在 2020 年被 CoinGecko 标记为「失效项目」。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网络)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CryptoRank)

这场荒诞的成功似乎也印证了加密市场所拥有的非理性特质——尽管 UET 明确自我否定,但市场依然会为虚无的叙事买单。当「毫无价值」都能成为卖点时,属于这个领域的狂热期才刚刚开始。

3.2.1.2. Hoge Finance(HOGE,2021)——一场社区驱动的通缩实验

2021 年于以太坊区块链上诞生的 HOGE,其核心定位并非实现新型技术的颠覆,而是通过通缩模型和社区治理构建独特的代币经济。每笔交易自动销毁 1% 的代币,同时分配 1% 给持币者,试图以稀缺性驱动价值增长。这种设计也确实吸引了大量散户投资者,使其在短期内成为最活跃的社区代币之一。

与其他加密货币不同的是,HOGE 强调并落实了「去中心化」的概念与方法,让社区成员通过投票决定项目发展方向。这种独特的社区驱动方式推动着社区快速发展并使 HOGE 在加密货币市场上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同时,如同 DOGE 所做的那般,HOGE 也热衷于慈善事业,并致力于资助动物福利项目,这让其再度获得了不少热度和支持。而这些热度和支持直接反映在数据上便是在大型加密货币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上,HOGE 的讨论度都处于活跃状态。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reddit)

然而,与其他同类项目类似,HOGE 的瓶颈很快显现:尽管开局一片叫好,但实际应用场景的缺乏导致其长期依赖投机情绪,最终未能突破 meme 币的局限,价格下跌后便呈现长期的低迷。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HOGE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2022 年市场寒冬期间,HOGE 价格较峰值下跌超 90%,流动性逐渐萎缩。尽管社区尝试推动「太空计划」等营销噱头提振热度,但始终未能力挽狂澜。截至 2024 年,其 GitHub 更新停滞,链上活跃度显著降低,成为又一个从狂热到沉寂的案例。

HOGE 的兴衰揭示了通缩型 Meme 币的核心矛盾:短期投机共识难以转化为长期价值。其历史意义在于证明了社区自治的潜力,但也暴露出缺乏技术护城河的致命伤——当市场情绪退潮,仅靠销毁机制和口号式叙事无法维系根本生命力。

3.2.2. 恒星长明型

3.2.2.1. Shiba Inu(SHIB,2020)——一次从 meme 狂欢到生态野心的蜕变

诞生于 2020 年 8 月的 Shiba Inu,最初只是以太坊链上一个戏仿 DOGE 的 meme 币,发行量高达 1000 万亿枚,近乎零价值的设定使其被视作「玩笑币」。然而,2021 年 5 月马斯克一条「寻找柴犬」的推文引爆市场,SHIB 单日暴涨 1200%。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向印度 COVID-Crypto 救助基金捐赠了超过 50 万亿枚 SHIB 代币,随后又销毁了 45% 的 SHIB 币,戏剧性地将其推上了神坛。这场「销毁风暴」不仅制造了稀缺性叙事,更让 SHIB 从垃圾山寨币跃升为年度涨幅之王。

属于 SHIB 的早期成功来自于其别具一格的「反叛者」人设——以「狗狗币杀手」自居,甚至社区名字取为「SHIBArmy」,这使其迅速拥有了一大批粉丝及支持者。时至 2025 年 5 月,其社区活跃度依然不低。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reddit)

但 SHIB 能成功走到如今的地位,仅仅依靠这些热度是完全不够的,让它在这个历史性分岔路口走向有别于其他 meme 币项目的道路并拥有其长期价值的是团队逐步构建的「Shib 生态体系」:去中心化交易所 ShibaSwap、Layer2 网络 Shibarium,以及代币燃烧机制等。这种「meme 外壳 + 实用内核」的策略让其顺利走出了 meme 币常见的陷阱与难关。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SHIB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如今的 SHIB 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DOGE 和 SHIB 的明争暗斗在 2025 年继续被众人期待着;另一方面,新兴 meme 币(如 Solana 系 Dogwifhat)的分流让「去狗狗币化」成为全新命题。它的故事或许也在告诉我们——获得新生的方法不是等待时代机遇,而是创造全新机会。

3.2.3. 转型突破型

3.2.3.1. Floki Inu(FLOKI,2021)

或许对于加密货币领域来说,狗狗,尤其是柴犬,貌似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和与生俱来的热度。

Floki Inu 于 2021 年 6 月横空出世,灵感直接来自于马斯克的一条推特——他将自己的柴犬命名为「Floki」。这一偶然的命名催生了一个以犬类为主题的 meme 币,并迅速在 Reddit 和 Telegram 等平台掀起狂热,粉丝及支持者众多。更值得一提的是,与多数昙花一现的 meme 币不同,FLOKI 的野心远不止于单纯的热点炒作,而是试图进行更进一步的品牌重塑,构建一个涵盖 DeFi(FlokiFi)、NFT、元宇宙(Valhalla 元宇宙游戏)、Floki Trading Bot、加密教育平台(University Of Floki)、TokenFi、Floki Staking 甚至实体慈善的庞大生态系统。(来源:官网白皮书)

在市场表现上,FLOKI 的价格轨迹堪称时代变化的缩影:2021 年底随牛市冲上 $0.00034 的历史高点,随后在 2022 年熊市中暴跌超 90%。2024 年,随着 meme 币市场回暖,FLOKI 再度反弹,市值一度跻身前 50,但始终未能突破 SHIB 和 DOGE 的统治地位。(截止 2025/5/9 排名 76)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floki 价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floki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尽管 FLOKI 团队极力淡化其 meme 起源,转向「实用型代币」叙事,强调品牌重塑,但进展缓慢的 Valhalla 游戏和有限的 FlokiFi 采用率暴露了其生态落地的短板。但 FLOKI 正在改进其游戏,不断采纳外界意见并作出调整,试图重振 Valhalla 游戏玩家群。虽然这让 Valhalla NFT 成为 2021 年繁荣期间最成功的 NFT 之一,但 2024 年时它在 OpenSea 上的存在非常有限。

面对多重生存困境与挑战,FLOKI 依然在不断尝试与突破。除了推出衍生品以外,FLOKI 也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曝光率,希望以此提振用户及关注者们的信心。2024 年 5 月,FLOKI 发文称已与 Biance 达成合作并设有专门的支付界面。虽如此,市场仍存在看衰的声浪,并称其为「高波动投机资产」。

FLOKI 的未来将在进化与消亡之间诞生,如何平衡 meme 币的社区狂热和项目的可持续生态建设是属于它背后团队的命题。在它的未来式里,是复刻另一只成功狗狗的转型路径还是走出自己的花路?在这个迭代速度持续加速的时代,要么在进化中成为下一个传奇,要么在消亡过后沦为下一场「Viking 式的冒险」。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关于 Biance Pay 的声明 / 图源:X)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其游戏进行新的改进 / 图源:X)

3.2.3.2. SAMO(Samoyedcoin,2021)——一只 Solana 生态的「吉祥物」

诞生于 2021 年 Solana 生态爆发期的 Samoyedcoin,以憨态可掬的萨摩耶犬形象迅速走红。不同于其他 meme 币的草根出身,SAMO 从诞生之初就带着「Solana 官方吉祥物」的光环,这种特殊定位使其在众多犬类代币中独树一帜。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官方账号背景图 / 图源:X)

与带有恶搞意味的 DOGE 或 SHIB 不同,SAMO 试图在娱乐性与实用性之间寻找平衡。在技术架构上,SAMO 充分利用 Solana 链的低手续费优势,推出质押挖矿、NFT 系列等玩法。其「销毁 + 回购」的经济模型(已销毁超 66% 代币)试图在 meme 狂欢中植入稀缺性叙事。2021 年底,随着 Solana 生态爆发,SAMO 市值一度突破 5 亿美元,成为该链最活跃的 meme 代币之一。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SAMO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然而,2021 年的巅峰终究再难企及,2022 年 Solana 链的多次宕机事件让 SAMO 遭遇重创。尽管团队尝试转型为「Solana 生态大使」,推出「SAMO Visa 卡」拟实现 Meme 币线下支付计划和跨链桥接功能,但曾经带来优势的「吉祥物」标签却始终制约着其发展上限。截至 2024 年,其 GitHub 更新频率明显放缓甚至停更,生态建设落后于同期的 Bonk 等新兴 Solana meme 币。

SAMO 的困境折射出 meme 币与公链深度绑定的双刃剑效应:当 Solana 高歌猛进时,它是生态繁荣的象征;当公链遭遇危机,它又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这只戴着「官方认证」帽子的萨摩耶,正在证明即使是区块链世界的吉祥物,也难以抵御时代浪潮对热度与关注度的快速冲刷。

3.3. 沉淀 / 重构(2022-2025)

经过前面两个时期的打磨和筛选后,这一阶段的 meme 币显然更有体系更加成熟,但却依然陷入了新的难题。它们的发行更依赖公链生态(如 Solana、Base),并出现政治金融(PolitiFi)、AI 等新叙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原创;资料来源网络)

3.3.1. 短期炒作型

3.3.1.1. Trump(TRUMP,2025)——一场政治与加密的荒诞联姻

2025 年 1 月 17 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和 X 上宣布推出个人 meme 币 $TRUMP,代币图案源自其 2024 年遇刺未遂时挥舞拳头的标志性形象,口号为「加入我的特朗普社区(Trump Community)」。这款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形象的政治主题代币,巧妙地将选举狂热与加密投机完美结合,在极短时间内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市场表现。

与普通 meme 币不同,TRUMP 自诞生起就带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其支持者自称「MAGA Army」,在社交媒体上发起「Buy Trump Coin」运动,将持有代币视为对特朗普的政治支持。这种独特的价值主张使其在保守派选民中快速传播,市值一度突破百亿美元,成为排名前三的 meme 币。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TRUMP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然而,TRUMP 的暴涨暴跌完美复刻了其同名政治人物的戏剧性特质。随着选举局势变化,代币价格单日波动经常超过 50%。更令人担忧的是,项目方始终未能兑现建设「去中心化政治捐赠平台」的承诺,白皮书描绘的「区块链投票系统」也迟迟不见踪影。与其说是政治与加密市场的有机结合,不如说是披着金融外皮的政治手段。零技术叙事让 TRUMP 缺乏智能合约创新,存亡与否全权依赖特朗普本人的 IP 效应和支持者们的追捧与热潮。甚至在被机构抨击「利用总统职权牟利」时,其长子埃里克却宣称「这是金融的未来。」

仿佛是为了印证热度即温度的游戏规则,TRUMP 的好景并不长。随着市场情绪逐渐退潮和彷盘分流(其妻子梅拉尼娅币 $MELANIA),TRUMP 价格暴跌,此后一段时间都持续低迷,偶有回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MELANIA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这种颓势一直持续到 2025 年 4 月,外部由于相关友好政策和其背后的公链 Solana 的生态复苏,内部由于其官方账号不停给自己增加热度和提升曝光度(如发文称持有 TRUMP 并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可以「与特朗普总统共进晚餐」等),而使其价格出现明显回弹,「政治 meme」再度回温。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X)

尽管 TRUMP 近期回涨,但属于它的故事能够写到多长仍然是个未知数。其核心问题诸如过于依赖市场情绪而非自身价值,高度中心化而非权力分散,外界褒贬两极化的争议等等,都是 TRUMP 需要面临和解决的挑战。

在其不到半年的生命周期中,我们看到了绝对的攀登和相对的跌落,它向我们揭示了 meme 币特有的生存法则——情绪定价远高于实际价值。以 TRUMP 来说,它的生命已经和特朗普的政治生涯深度绑定,且不同于 FLOKI 或者 SAMO 那般可以尝试进行品牌重塑,TRUMP 的升与降都将与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Meme 币是资本与信仰的共振,而 TRUMP,则是这一共振的最极端案例。」

3.3.2. 生态驱动型

3.3.2.1. Dogwifhat(WIF,2023)——一场 meme 币的「荒诞主义」狂欢

于 2023 年 12 月 13 日作为 Solana 链上的又一只犬类 meme 币,WIF 戴着一顶可爱的粉色针织帽在 Solana 生态以及加密货币市场掀起了一场近乎荒诞的狂欢。

这个最初毫无技术背书、仅靠社区梗图传播的 Meme 币的价格轨迹却毫不平庸,甚至充满了戏剧性。WIF 在 2023 年推出后,其市值于次年 3 月 26 日飙升至 30 亿美元,耗时仅 104 天。而这条路,DOGE 用了 7 年有余(经 coingecko 数据可知,DOGE 于 2021 年一月底市值突破 30 亿)。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WIF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在市场热度上,其官方 X 账号(@dogwifcoin)在 3 个月内积累超 20 万粉丝,而 Reddit 上的 r/dogwifhat 板块单日讨论量峰值突破 5000 帖,甚至衍生出「WIF 军团」(WIF Army)的自发推广文化。时至 2025 年 5 月,其社区活跃度较之其他弱势 meme 币项目依然强在线。

而 2025 年初,受 Solana 生态整体回调影响,WIF 从高点回落。此后虽不断起起伏伏,但市场普遍保持乐观态度。尽管 WIF 已成功跻身「顶级 meme 币」行列,甚至在交易额方面拥有强势且优秀的表现,但其长期生存仍面临经典困境:过于依赖公链只会导致一种命运——要么同生,要么共死。「仅靠一顶粉色帽子」就能创下价值奇观的 WIF 最终是否会重蹈覆辙,在缺乏实际应用支撑的市场退潮中,只剩下情绪消退后的沉寂与消亡?

未来,WIF 能否突破看似注定的宿命,或许取决于自身团队的能力,也可能需要依托其底层公链能否突破现有框架,找到全新方案。客观而言,在这个阶段诞生的 meme 币普遍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不再像早期项目那样脆弱易逝。然而对 WIF 而言,要真正走出当前困境,仍面临着不容小觑的挑战与压力。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上图为 2024 年 3 月 26 日 SHIB 市值首次突破 30 亿美元,下图为 2021 年 1 月 DOGE 市值首次突破 30 亿美元 / 图源:coingecko)

3.3.2.2. BONK——一只 Solana 生态的「救市神犬」

2022 年 12 月 25 日,在 Solana 生态因 FTX 暴雷濒临崩溃之际,一个匿名团队推出以柴犬为形象的 $BONK,并宣布了所谓「空投拯救计划」:向 Solana 链上活跃用户空投 50% 代币总量。同时 BONK 拥有反 VC 叙事,即直接挑战「机构主导」的加密模式,而其官网亦宣称「这是属于散户的 meme 币」。

在代币机制方面,它强调极致的社区主义。技术特色上,BONK 基于 Solana SPL 标准,依赖公链,交易速度达 65,000 TPS,单笔交易费低至 $0.0001。

值得注意的是,BONK 在市场表现上实现了从 0 到 30 亿美元的逆袭。它的首批空投价值从 $20 暴涨至 $2,500(2023 年 1 月),成功推动 Solana 链上活跃地址单月增长 487%。而属于它的价格奇迹远远不止于此:2023 年 1 月单价从 $0.0000002 涨到 $0.000004(2000% 涨幅),同年 12 月登陆币安;2024 年 1 月上线 Coinbase,同年 3 月 BONK 市值成功突破 25 亿美元。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左图为 2023 年一月单价增长;右图为次年 3 月市值 / 图源:coingecko)

作为 Solana 的「救命稻草」,BONK 确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它不仅成功促成了开发者回流,使 Solana 黑客松参赛项目从 2022 年 Q4 的 23 个增至 2023 年 Q2 的 217 个;还推动了 NFT 生态的复兴,其资助的「Bonkmas」NFT 系列单日交易量破万 SOL。在支付场景拓展方面,BONK 同样取得显著进展:不仅获得 Mad Lads 等蓝筹项目的采用,更被超过 200 家线下商户接受,同时还获得了 Shopify 插件的支付支持等。

虽如此,BONK 的发展道路并非坦途。2023 年 6 月某巨鲸单日抛售引发 40% 闪崩,随后又相继被美国 SEC 列入「观察名单」、收到来自英国 FCA 的风险警告等监管挑战。

面对接踵而来的争议与挑战,BONK 团队也在积极应对。技术升级方面,BONK 计划集成 Solana Firedancer 并开发专属钱包 BonkWalle;生态扩张层面,则着手筹建 BONK DAO 并筹备推出 BONK Visa 卡。

尽管属于 BONK 的历史尚短,但其发展历程却蕴含着深刻启示:它既证明了社区力量能够挽救濒危的公链生态,也展现了 meme 币构建实际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3.3.3. 叙事创新型

3.3.3.1. Goatseus Maximus(GOAT,2024)——一个 AI 狂热下的加密「包装品」

这个诞生于 2024 年 10 月的 meme 币,起源于一个名为「Truth Terminal」的 AI 聊天机器人关于「Goatse 奇点」的诡异预言,却在短短两周内演变成 Solana 链上价值超过 7 亿美元的狂欢。它的崛起完美演绎了加密市场「叙事即价值」的疯狂逻辑,将 AI 噱头、亚文化梗和 VC 光环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令人瞠目的财富效应,更为 AI meme 这个全新领域书写第一个传记。

GOAT 的病毒式传播建立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叙事闭环上:AI 机器人持续输出「Goatse 福音」等亚文化迷因,匿名团队迅速在 pump.fun 部署代币,而风险投资家 Marc Andreessen 的大力赞助则为项目披上「主流认可」的外衣。这种「AI 造神 + 人类投机 +VC 背书」的三重奏,让 GOAT 在十天内暴涨超 1000 倍,吸引无数散户前赴后继。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上图为发布初日价格,下图为 8 天后价格 / 图源:CoinMarketCap)

然而这场 AI 木偶戏很快露出破绽。所谓的「AI 自治」不过是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Truth Terminal 的推文需经创始人 Andy Ayrey 审核,其 Solana 钱包实际由人类控制。更讽刺的是,2024 年 10 月 20 日晚 8 点,「Truth Terminal」发布了一条推文,里面出现了拼写错误这种根本不会发生在 AI 身上的情况,TA 误将「group」拼写成了「grouops」。

对此,市场不禁发出疑问——Terminal 背后是否存在人类?虽然 Andy Ayrey 在事发后紧急澄清「Truth of Terminal 出现了拼写错误是因为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一个通过一长串文本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模拟器,拼写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该帖子目前已被删除,信息来源网络),用户及市场接受度如何无人知晓,但这最终仍导致 GOAT 单日腰斩,彻底暴露了算法情绪与市场操纵的脆弱边界。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网络)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GOAT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随着讨论热度逐渐下降,GOAT 的价格和市值排名虽有所回升,但质疑的种子已在此刻深深埋下。所谓「AI meme」中,AI 的真实参与度究竟几何,人类操控又占多少比重,已然成为当代 meme 币领域的伪命题。虽然 GOAT 最终未能给出明确答案,只是让问题与问题相互碰撞。但无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确实为时代带来了新定义项目,为未来发展开辟了创新思路。然而现实情况是,就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环境而言,真正意义上的「AI meme」仍遥不可及。即便是那些标榜「AI 自主编写部署参与」的新型 meme 币项目,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其背后的生成机制和实际运作中,人类参与的比重恐怕远超想象。

GOAT 的兴衰折射出加密市场最深刻的荒诞:当 AI 学会用网络热梗收割韭菜时,这个行业终于找到了自己最「诚实」的先知。它既展现了 AI 驱动金融的潜在可能性,也揭示了当前「AI 代币」的本质——不过是又一场精心包装的人类投机游戏。在这场闹剧中,唯一真实的或许只有那些被收割的散户钱包,和永远在寻找下一个叙事的市场狂热。

3.3.4. 文化符号型

3.3.4.1. MOODENG(2024)——一只闯入加密世界的网红河马

有别于以往的犬类猫类 meme 币,MOODENG 的灵感源自于泰国 Khao Kheow 动物园一只名为 MooDeng(意为「活泼的猪」)的年幼侏儒河马。当饲养员将其视频发布在社媒平台后,MooDeng 迅速走红,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现象级网红。

在 Web2 世界,这只憨态可掬的小河马展现出惊人的病毒式传播力,不仅持续保持热度,更吸引了 IMAX、麦当劳、谷歌等知名品牌参与互动玩梗——这种级别的 IP 影响力在过往 meme 币项目中实属罕见。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X)

而在 Web3 上,MooDeng 表现同样亮眼。2024 年 9 月 10 日,正值小河马人气巅峰之际,Solana 链上首个以 MooDeng 为主题的 Meme 币 $MOODENG 应运而生,并迅速在 Pump.fun 上完成初始流动性积累。上线仅 20 天,MOODENG 市值突破 2.7 亿美元,成功跻身 Solana 链 Meme 币 Top 10,创下 Pump.fun 项目最高纪录。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为 MOODENG 市值变化 / 图源:CoinMarketCap)

而这之后,一如 DOGE 有明星拥趸如马斯克,MOODENG 也有着自己的「养父」——Vitalik。2024 年 12 月 26 日,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公开宣称担任 MOODENG「养父」,并持有 400 亿枚代币,推动其 ERC-20 版本(MOODENG ETH)市值飙升至 9,500 万美元。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X)

优势和高峰如此,MOODENG 同样面临问题与挑战。筹码高度集中让其社区所宣称的「去中心化」备受质疑,前 5% 的地址控制着 85% 以上的流通量,团队被指通过大量地址操纵链上数据,制造虚假繁荣。此外,犹如 meme 币通病般,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 MOODENG 完全依赖市场情绪支撑价值。随着 2024 年 10 月市场回调,MOODENG 价格大幅回落。尽管动物园仍在积极运营 Moo Deng 的 IP(如推出周边商品和 24 小时直播),MOODENG 背后团队也在尝试做出创新与改变(如成立「全球慈善基金会」,尝试以 DAO 形式管理多签钱包(50 万美元储备)及上币事宜),甚至这些创新获得了 V 神的公开支持,但加密市场的注意力已转向新的动物系 Meme 币,如企鹅(PESTO)、水豚(CAPY)等。

MOODENG 的案例揭示了 Meme 币的典型生命周期:因文化符号崛起,因流动性枯竭沉寂。纵有风光无限的曾经,在最恰当的时期掌握了时机>技术的真谛:精准卡位网红 IP 爆发窗口,是比任何白皮书都更具杀伤力的存在,甚至拥有名人背书和原生营销团队(MooDeng 所在的动物园的支持和运营),但 PEPE、DOGE 等前辈已证明「网红疲劳」不可避免。如何走出循环,打破规则,就是小河马背后的人类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Meme 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最独特的现象,完美展现了投机与文化的碰撞。它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惊人的传播力——无论是 DOGE、SHIB 还是 WIF,都能在社交媒体掀起病毒式传播,创造短期内数千倍的财富神话。随着 Solana 等高性能公链的崛起,参与门槛进一步降低,让已经成为过去式的 2024 年成为 Meme 币爆发年,整体市值实现超额增长。

然而,不断加速的市场周期和持续迭代的流量浪潮,很快让这场 Meme 币热潮面临枯竭。并非没有新币推出,而是缺乏现象级项目的出现。正如 Kawhi 所言:「我们正在面临市场信息熵增倒逼权重分配升级,传统 meme 的叙事和传播路径已经崩塌了。」与其他创新产品一样,Meme 币的发展也陷入了同质化困境,绝大多数项目本质上仍是零和游戏。在 2025 年尚未过半的市场调整中,多数缺乏实质支撑的 Meme 币普遍腰斩,TRUMP 等政治概念币更因监管风险和政治舆论影响,出现单日暴跌超 50% 的情况。如今,与特朗普相关的第三枚虚拟货币即将上市,市场是否会再次相信「狼来了」的故事?更严峻的是,随着美国 SEC 加强监管审查,过半数的 Meme 币项目面临生存危机,交易所下架潮导致流动性快速枯竭。

而这些已然站在悬崖边缘的项目并未轻言放弃,尽管面临着诸多限制和挑战,仍在转型与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几枚犬类 meme 币如 FLOKI 尝试向实用转型,通过构建游戏、DeFi 等生态延长生命周期。然而这些计划无一完全落地,更谈不上大规模应用,若其中至少一个项目 / 产品能成功实现,或许能为 FLOKI 赢得一线生机,否则它很可能被新一代犬类 meme 币所取代。戴着粉帽子的 WIF 则是在构建实际应用场景方面持续努力,虽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社区热度和人气,但实用场景的缺失可能成为其致命的短板。相比之下,被誉为「救市神犬」的 BONK 处境稍显乐观,其主要挑战来自 SEC/FCA 的监管警告和市场竞争,而其团队已经制定了包括 BONK DAO 和 Visa 卡计划在内的应对方案,这些举措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当前危机。

近期依靠短期 IP 热度崛起的 meme 币如 TRUMP 和 MOODENG,则面临着热度消退后如何留住用户和社区的生存难题。在转型策略上,TRUMP 延续了其名人的一贯风格,无论是「共进晚餐」的营销活动还是尚未落地的「政治捐赠平台」愿景,都更侧重于调动民众情绪而非技术夯实。相较之下,MOODENG 团队正在尝试 DAO 治理和全新 ERC-20 版本的推出,在名人背书的有力加持下,MOODENG 似乎有望在这条转型之路上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本质是注意力经济的 meme 币仍然无法就此被时代和市场就此抛弃。技术上,早先如 PumpFun 等平台为低门槛低成本发币和交易持续添砖加瓦;而 2025 年最新推出的 BlockMiner 项目则为这个 PvP 模式盛行的市场带来了一场文艺复兴——正如其官网所言,这种确保了竞争公平的机制有望会为 meme 币市场带来更健康的发展方向和更长久的生长环境。

Meme 币的前世今生

(图源:Blockminer.fun)

创新方面,「AI+meme」的热度自 GOAT 问世以来持续走高,有望孵化无限可能的新型范式转变—DeFAI 的兴起更是将 AI meme 的价值和叙事推向新高度。当前快速发展的 AI Agent 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为 AI 的大规模普及奠定基础,提供支持。尽管 AI 项目仍面临技术落地、用户信任等关键挑战,但其在未来加密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已毋庸置疑。

与此同时,那些拥有 AI 加成的 meme 币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无论是 AI16z、GOAT、ACT、ARC 等一类推出至今仍保持活跃的 AI meme 币,还是尚未问世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我们都能预见未来的加密市场中 AI 驱动型项目必将占据重要位置。

从非技术角度来看,meme 币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社区支持和热度维持。就情绪价值和流量效应而言,借助名人影响力来打造并发行加密货币的现象自 2014 年 Coinye West(尽管最初与本人无关)推出以来从未间断,并在 2025 年特朗普发币后达到了顶峰。这股名人发币热潮将持续推高市场热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AI meme 币的发展势头。虽然这类名人 meme 币数量繁多且良莠不齐,但市场最终必将筛选出真正优质的项目。

当时代与市场携手向过去告别,早期 meme 币亟待转型,而新时代的 meme 币则需要解决更加多重的难题。这个市场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最终留下的或许不是最疯狂的 meme,而是最能平衡炒作与实质的幸存者。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Meme 币的前世今生

share to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