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rader's growth experience

“TMMP 会是一个比较缓慢但是蛮有效的牛熊分界线,目前这条线的价格大概在 67000 左右”

主持人:Alex,Mint Ventures 研究合伙人

嘉宾:Colin,自由交易员 链上数据研究者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WEB3 Mint To Be initiated by Mint Ventures. Here, we continue to ask questions and think deeply, clarify facts, explore reality, and find consensus in the WEB3 world. We clarify the logic behind hot topics, provide insights that penetrate the events themselves, and introduce multiple perspectives.

声明:本期播客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不代表各位嘉宾所在机构的观点,所提到的项目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职业形成路径和目前的投资品种

Alex:本期节目我们又邀请到了之前来过我们节目的 Colin。上一次他跟我们分享了关于链上数据分析的心得还有方法论,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响。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他,这次我们聊的是一个更大一点的话题——交易。之所以我想要再次邀请 Colin 过来,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他的账号,他交易的范围其实跨度蛮大的,有美股、加密。

最近他有好几次非常精彩的操作,比方说在比特币大幅下跌前,在 9 到 10 万就开始看空 BTC,很早就降低了仓位。他也在去年的 Q4 就已经卖出了美股,并且在前阵子的恐慌低位中进行了买入。Colin 也一直在自媒体上分享他关于交易的看法,我一直觉得蛮有收获的。所以今天我们再次邀请他过来跟各位聊一聊。可能有些第一次听我们节目的小伙伴,请 Colin 来跟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Colin:大家好,我叫 Colin。我经营了一个 Twitter 账号叫贝格先生。今天很开心可以再次受邀到节目上和各位分享自己的看法。我目前是一个全职的交易员。我最擅长的两个领域,第一个是链上数据的分析,主要可以帮我做 BTC 的大周期阶段的判断。第二个比较擅长的领域是技术分析,这部分比较复杂,我一直在优化自己的体系。很开心可以来到这个节目,再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Alex:欢迎 Colin。刚刚 Colin 讲到链上数据分析这块,大家可以看之前我们跟 Colin 一起录制的那期播客,里面有非常精彩的分享。在那期播客里,他提到了对这个周期的看法,到目前来看也是印证了的。那么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刚刚说到你目前是一个全职交易员的状态,你是一开始就做金融吗?还是说你是逐渐过渡到这个状态?

Colin:这个问题其实蛮有趣。我可能要先强调一下,我只是一个老韭菜,吃到蛮大一部分这个时代的红利。2020 那一年如果没有疫情,没有后续的大放水,那可能今天的结局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只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案例而已。

一开始是不是做金融?不是。但我大学的时候修的是商学院的科系。那个时候有接触到一点很基础的教科书上的金融基本知识。但其实大学不会教你怎么炒股、炒币。最一开始的时候,身上没什么钱,存款应该不到一万 U。那个时候也因为一些家庭因素的关系,我跟家里的关系蛮差的。当时我还是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赶快财务独立,离开那个环境。我大学的时候修了一些比较简单的财经知识,至少我知道有什么样的市场,这些东西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逻辑。我那时候学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知道在金融市场里面要把自己的绩效翻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以股神巴菲特来讲好了,他连续 60 年左右的时间年报酬率平均才 20% 而已。我要在一年内翻倍,也就是 100%,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我当时就有认知到这个状况。所以我那时候身上就是几千 U 存款,不工作的话,吃个几个月就没了。

我的想法是:我把这几千 U 翻倍,也才赚几千 U 而已。这种情况下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直接去打工,找各式各样能做的工作。以前我的成绩还算可以,所以那时候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家教,其实就是补教业。这其中有分是在补习班教书,或是做单一学生的家教。最多的时候我一周接了 11 个家教,全部是教数学。同时期我也在超商打工,还会接一些小兼职,比如在路上发传单、在补习班做行政的工作或做辅导老师的工作。但后来尽量都转到家教这块,只要家教接得到,我就会把其他零散的工作推掉,因为家教的单位时薪真的比较高。

其实存钱还有另外一块,就是所谓的开源和节流。节流部分,那段时间过得比较无聊。我把所有的娱乐开销几乎降到零,钱就花在一些必要的项目上,例如电信费用、吃饭。我以前烟瘾比较重,除了吃饭和一些必要的生活开销以外,剩下的钱几乎都拿来买烟,其他全部都存到本金里。我会把晚上睡觉的时间压缩掉一半甚至更多都用来学习。因为我那时候什么都不会,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任何能学的东西。后来陆续存到一笔比较大的本金,我就觉得如果用这笔本金在市场上做操作,我赚到的钱可能会更容易达成我的目标。这是当时我认为最关键的一个过渡节点。

投资品种的话,以 2025 年来讲,绝对是比特币,然后是以太坊。美股的部分,刚刚 Alex 有提到,其实我不太算在交易,比较像是做指数投资。所谓的指数投资其实蛮简单的,就是一个被动投资的策略。我瞄准的是大盘的报酬,也就是吃 Beta,并没有特别想要从美股市场里捞到太多 Alpha。因为美股市场和 Crypto 最大的差别是它太有效率了,而且体量非常大。基于这个原因,我要在美股市场里捞到 Alpha 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会把猎取 Alpha 的目标更多地放到 Crypto 上。美股的部分其实就是做指数投资。去年 Q4 到今年 Q1,美股部位的清仓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操作,这种机会几年才遇到一次,而且胜率很低。这次是运气好,有躲掉。对于指数投资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买入后放着不动。

回到 Crypto 的部分,2025 年我其实没有怎么在看山寨币。2024 年市场行情比较好,我花了蛮多时间在看山寨币。当时会看项目、热点、赛道。记得年初的时候,Restaking 的赛道蛮火的,当时有一个 EtherFi 在大概 2024 年的 2 月还是 3 月上线 Binance。那时候上新币的效应很好,一上线就一直涨。当时我会花一点时间去调研这些项目,如果发现要上币,我一开盘就进去买。我没办法做天使轮投资,就在二级一开盘就买。那时候市场上的钱很多,大家也都很乐意买这些东西。但后面的结局不好,山寨币都走熊了。所以那个时候比较像是一波流。我觉得中短期内我应该不会再回去看山寨,可能要等比特币再次确认走底,而且是周期性的底,而不是阶段性的底,我才会去关注山寨。比特币如果稍微有反弹,山寨币当然会跟,但我不想去吃那种比较短的,我想要吃确定性比较高的。所以以 2025 年来说,在 Crypto 这边,我主要还是看比特币。以太坊也有一些特别的交易策略,但触发频率很低,所以还在等。

成熟交易员的交易框架要素

Alex:明白。刚刚你已经解释得非常完整了。Colin 刚刚说从 2020 年开始在学校里接触到一些投资、商业方面的知识,之后逐渐过渡到一个全职交易员的状态,是花了起码有四五年的时间。在这四五年当中,在筹备本金的阶段,他的劳动密度是非常大的。在你看来,一个成熟的交易员的交易框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比如说投资理念、专业知识、心理心态等等,应该包含哪些关键要素?

Colin:好的,我不敢说我的答案有多正确,但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个框架,我会把它分成三块,这三块可能跟一般人想的不太一样。

第一个框架,不管是身边的人还是 Twitter 上、Telegram 上的人来问我,我第一个都会跟他们讲的就是,你只要进到这个市场,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目标管理。你要很清楚地知道来这个市场是为了什么。我觉得大家来市场其实目的都很明确,就是来赚钱,但这样子其实不太够,下一个问题是你要赚多少钱?我每次都会问别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说,当然越多越好。可是这个想法如果真的就仅限于此的话,其实会对自己的操作产生一些小问题。举例来说,假设你今天的目标是想要赚越多越好,那我跟你说你一周内要把 10 U 翻到 1000 万 U。听起来超棒的,但显然如果要达成这个目标的话,你要在一周内翻 100 万倍,你就不应该来这个金融市场。我不会说这个目标有问题,我会尊重每个目标,但你这个目标不能在金融市场实现,或者说几率实在太低了。虽然听起来有一点好笑,但如果你真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唯一的做法就是去买彩票,你不应该来买比特币或以太坊,不应该去链上,就连链上的土狗你都不太可能在一周内翻 100 万倍。这就是目标管理,如果你今天不知道你锁定的利润是多少,要去哪个市场实现这个目标,那你在操作上就会想说,比特币有机会就去玩一下,链上有机会就去玩一下,或者你看到一些套利或者 launchpad,什么都想去玩一下。但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反而会错失很多你真正应该要专注的东西。大家都想快速赚钱,通常我身边听到的是这样,就想要小资金赶快把本金翻上去。

其实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你今天预期的报酬越高,正常来说你交易策略的胜率是越低的。你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一直失败,很多人会觉得心态受到一些损害。为什么会这样?我真的这么糟糕吗?为什么我怎么做都做不赢?但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你瞄准的利润非常高,那你其实就必须要承担这种低胜率的情况。这就是很多人在初始目标设定上没有先做好规划,导致后续执行的时候会面临很多挫折。所以我自己认为第一个框架的话,一定是所谓的目标管理。这里其实有一个蛮明确的目标,是广泛的基本上这个世界上的交易我们正常都会有一个最基础的目标,就是要去击败大盘。假设你是一个美股交易员,那你击败的目标可能就是 S&P 500,也就是大盘,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 Beta。如果你是在币圈的话,你可能就要击败比特币的绩效。假设 2024 年比特币涨了多少,如果你的操作没有跑赢单纯持有比特币的话,我们就会说你干脆直接持有 Beta,可以吃到一个不错的收益。这是一个广泛、通俗的目标。

第二个框架的话,我个人觉得一定是心态,也不会扯到技术层面,我觉得技术层面是最后。因为很多人在操作上很容易受到心态的影响。举个例子,有一个德国股神很有名叫科斯托兰尼,他是跟巴菲特同等级的人物,只是时代不同。他以前说过一句话,我觉得讲得很好。他说在市场上投机的过程,不是 2+2=4,是 2+2=5-1。5-1 其实也跟 4 一样,但他就强调是 5-1 而不是 4。他的意思是说,今天就算你在市场上非常厉害,每次看都对,但这个市场在让你操作、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让你永远都那么顺利。假设你今天要做多比特币,它可能就在那边慢慢洗盘,等到把你洗出场的时候它才暴涨,那你的单子可能已经都被洗掉了。

这个过程即便你看对了,但是市场总是能让你在持仓的过程中不太舒服,这就是 5-1 的概念。所以它会先到 5 然后再减 1,才会变成 2+2=4。这个东西在心态上的影响其实很大。根据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人性先天厌恶所谓的不确定性。交易本身在这个市场里每一件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因为如果交易这个市场里面是可以确定的话,那找到这个确定性的人就会变成首富,可能就超越 Elon Musk,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是不确定的。既然每一件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就代表说交易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忤逆人性的。你今天要克服这个过程的话,相当于你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人性。对这个部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翻阅所谓的行为财务学这个学科,它在任何大学的商学院都有教。里面的内容蛮简单的,主要是在介绍一个概念:人为什么会在金融市场上做出不理性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如果你今天没有办法克服情绪造成的一些影响的话,你的决策其实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偏移。就算你的交易系统非常能够赚钱,其实也会被你的情绪干扰、破坏。

第三个交易框架的话,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交易系统。这个我反而会摆到第三,就是你用什么方式来赚钱。有些人很会做项目的调研,有些人技术分析很厉害,有些人很擅于做一些高频的套利。我个人认为不管你今天是不是全职交易员,都应该要有自己的交易逻辑,或者说自己的交易系统。这里可以跟各位分享一个我之前听到蛮有趣的例子。有一个读者私讯我,他跟我说,他觉得投资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所以他的做法很有趣,他会去参考每个平台上那种粉丝很多的大佬、博主,把他们的决策全部都看一遍,然后看最后的方向是偏空还是偏多,他就去做这个决策。他问我这样对不对,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我绝对不认同。

第一个是我没有办法知道台面上的每一个博主,包括我、包括任何一个百万粉丝的人,他们到底厉不厉害。第二个就算他很厉害,你如果不知道他的交易逻辑,单纯跟着他操作的话,你赚钱的时候你不会知道自己是运气好还是他真的很厉害。赔钱的话你也不会知道是他做得很差还是运气差。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你没有办法去检讨自己的操作,你没有办法知道我今天这单赚钱了,下一次能不能复制。你也没有办法在赔钱的时候知道其中有什么东西是下一次可以被避免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投资本身是一件专业的事情没错,但如果你今天要在这个市场上长期盈利的话,你必须要让自己成为那个专业的人,而不是跟随一大堆专业的人。因为跟到后面杂讯会太多,你的脑袋一定会爆炸。

以上就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三个框架:分别是交易系统、心态和目标管理。

Alex:明白。对于目标管理我们稍微再探讨一下。我理解目标管理包含的是不是两个环节,第一我要清楚我希望的财务回报大概在一个什么样的区间,明确这个之后再去找匹配的投资市场。比方说刚刚你讲像巴菲特这样非常强的投资大师年化也就 20% 这么一个水平,假设我希望年化收益率是 100%,那这时候我就不应该去连巴菲特都只能做到年化 20% 的美股去实现这个收益,而应该去找像你刚刚所说的可能是比较新兴的投资领域,像比特币等等。如果说我的心态是我的回撤希望少一点,我希望波动小一点,但是我年化 10% 就 ok 了,这时候我看美股可能是可以达到的,我就去美股做这样的投资,可以这么理解吗?

Colin:对,就是你要先清楚知道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在哪里。像美股好了,单纯投美股的 beta 在过去几十年,大概的平均报酬就是一年 10%。巴菲特是 20%,他 60 年平均下来打赢了美股,所以他被叫做股神。那我没有那么厉害的话,单纯买美股的 beta,至少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年化平均大概是 10%。但你今天如果目标是 100% 的话,你去买美股 beta 是不太可能可以达成的,所以你就要去找其他的市场。这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你在制定上要理性,你不可以把自己假设成一个交易天才。我年化要 200000%,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我相信一定有天才存在,但我们去赌自己是天才的几率太低了,其实就跟买彩票的概念差不多。我个人会更倾向于去做一些比较理性的判断。例如说比特币好了,看 2021 到 2024 比特币的这 4 年的年化报酬是多少。假设我们从 69000 的顶点到现在的价格来看的话,其实它的报酬率就蛮不好的,因为你是从 69000 到现在大概 8 万多这个区间,这样看的话年化就不好。所以其实我们可以把时间拉长来看,你可以去跟比特币做比较,不管怎样,一定要去理性地制定一个目标。知道目标是什么之后,你才可以去制定自己的策略,挑选自己的市场。这样子比较会有方向,而不是什么都想赚。什么都想赚的话通常什么都赚不到,这是我自己的一些偏见。

投资框架分享

Alex:好,那结合刚刚提到的目标制定、心态管理等等,你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个人的整体交易的投资框架,目前大概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

Colin:好,我自己的部分其实蛮简单的,我的总资产分为两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交易。投资的话就是前面提到的美股的部分,频率真的很低,像逃顶这种操作真的是几年才会出现一次,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交易的部分我主要把资金配置在 Crypto 市场,专注在比特币跟一些其他币种上面,而不会在美股。在 Crypto 这边,我个人会把资金切成两块,一块是现货,一块是合约。其实还有一小部分的资金会做一些比较花式的操作,但那个比较复杂,而且部位不大,就先不提了。

现货部分的仓位比较大,它主要的交易决策触发频率不高,主要就是做抄底跟逃顶。这部分的决策其实还蛮简单,如果有听过我们上一期聊到的内容的话,其实就是用链上数据作为主要依据,宏观市场条件作为辅助。这个部分如果跳讯号了,我就去判断,决定说到底要不要分批开始抄底或是分批开始逃顶,就比较直接。讲起来是简单,但实际在判断上有比较多的一些分析跟数据。第二个部分是合约,合约的部分我的资金配置比较少,因为合约可以透过杠杆的方式把资金的应用率提高。合约的部分主要有两个,第一块是操作一些小级别的波段机会,我会用单纯的技术分析来做单。刚好上周整周,我在 Twitter 上分享一个实盘的操作,我在上面打分 K,这部分就是纯技术分析。

第二个功用的话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我去细化最终的进场点位。这个部分比较不像是波段操作,而是说像 2024 年年初,那时候山寨的行情其实还不错,我刚才提到我会去做一些调研。我那时候看了一个项目叫做 PYTH 是做预言机的,我觉得这个项目还不错,就根据线图去帮我找出我想要的进场位置。有时候看到一个项目是我调研完发现真的很棒,结果它已经涨上天了。假设我觉得它会涨,但我不想要直接跟着追高,因为它可能马上就会回调,那这个时候我就会透过技术分析的框架来帮我做盈亏比 OK 的点位规划,如果没有的话 miss 掉就算了。我不会让自己的资金承担太大的风险,因为这种比较偏向短线中线的操作,如果你把它硬扛到长线,其实对资金的应用效率有蛮大的伤害。

那怎么完善到目前的阶段的话,这个问题其实蛮有趣的。我到现在其实都还在完善,只要看到我觉得能用的、有逻辑的、可以帮助我优化自己的交易系统的,我都会去用。最明显的案例以目前来讲就是比特币。其实每一轮周期比特币都跑得很特别,只是这一轮长得比较不一样一点。如果今天单纯根据像 2021 年的双顶,2017 年的顶部甚至到 2013 年,我去找他们的共同点,然后去把它套用在 2025 的话,这样会很容易出事。像这一轮周期比特币在底部堆积蛮大量的筹码,这一点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时候我就要针对这种特殊现象做一个多方的考察跟研究,再结合我自己的分析,不然我就会很莫名其妙说以前没有发生过,那这一轮我就会慌。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优化系统的一个过程。那在研究这一些新现象的过程中,我会去学一些新的东西,或者说去查一些别人的观点或者看法,这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最一开始当然是什么都不会,就是一张白纸,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尽量什么都学,不要排斥学习,不要排斥任何一个流派。因为我在刚学习的时候有看过文人相轻的状况,A 流派说 B 流派没用,B 流派说 C 流派没用。尽量不要去参考这些意见,不要有偏见。我的建议就是什么东西都先听,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去验证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效。不要刻舟求剑,不要单纯用历史归纳法去判断一套方法的好坏。你应该要用演绎法,要去确认这个东西到底符不符合逻辑,然后用这种方式去慢慢筛选掉一些不太能用于这个市场的概念,留下一些比较精华的部分。

优秀交易员的共性

Alex:了解。根据你自己做交易的这四五年的体验,包括我相信你也在观察大量其他交易员的思路和做法,你觉得好的交易员是天生的还是说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后天的成长成为一个不错的交易员?在你的观察当中,优秀的交易员的性格或者能力上是有哪些共性的?哪些能力是需要靠后天修行的?

Colin:我不敢直接去定义某些交易员的好坏,因为我不觉得我有那个资格,我自己还在学习。至于我个人的偏见的话,我认为不会有人天生就适合做交易。因为我的看法是,你在这个市场里面,不要说掌控,只要能适应这个市场,其实就已经赢过多数的人了。因为这个市场真的很逆人性,基本上每一个容易发生的事件,包含波动,包含一些奇怪的市场操纵,这些东西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太会看到的,或者说一般人不会看到的。你要去适应这个现象的话,其实就已经赢过很多人了。

所以我不太觉得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好的交易员,因为市场本身是蛮邪恶的,我们的社会通常的教育都是祥和的,所以这其实有一点冲突。不是说市场就是一个很邪恶的地方,但里面各式各样的事件,都会让一开始刚进入市场的人没那么适应。至于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多数的能力都是可以透过后天训练的,甚至你先天有一些优势,你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天磨练。举个例子,刚刚我在交易框架的第二个部分提到心态,我身边有认识一些蛮特别的朋友,说他们特别是因为他们对情绪很不敏感,他们不太会有所谓的喜怒哀乐,或者说他们几乎不表现出来。我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天生的,如果是的话,我认为他们来做交易会取得一个不错的优势,因为你今天要在这个市场上稳定盈利的话,如果你很容易被情绪带着走,我觉得会不太适合直接来市场交易。这东西是可以训练的,但如果你今天在没有训练完善的情况下就直接进来,我觉得会是一个蛮危险的事情。

禀赋的部分,我个人认为,如果你今天要在市场上稳定地盈利,至少要具备几个蛮重要的人格特点:第一个是谦虚,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是纪律。谦虚的部分可能跟一般人想的不太一样,我们不是要对做人处事这个部分谦虚,应该是对市场要很谦虚,就是你要敬畏这个市场。如果今天有一个人跟我说,他觉得他已经掌控这个市场了,那我可以跟你保证他绝对搞不清楚他自己在干嘛。因为没有人能够掌控市场,市场永远是对的,它永远能走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走势,或者说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所以才会有所谓的黑天鹅的存在。我们必须要对市场保持谦虚。在这个前提之下,每一次赚钱你都要去思考,我到底是运气好赚到钱,是刚好在风口上赚到钱,还是我真的很厉害所以赚到钱。赔钱的时候你要去反思,你不可以去怪市场或者怪身边的人,或者说今天运气不好,这其实都是不太对的。赔钱的时候你要保持谦虚,你应该去思考说,我下次有没有办法透过一些方式去避免跟这次一样的错误。

第二个我觉得是理性,这个我觉得最重要。大家来市场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我们每一次在做出决策的时候都要往这个目标出发,尽量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出发,不要情绪化交易。因为一旦你失去了理性,就很容易变成某一种人,叫做赌徒,这个市场可能就会变成你的赌场,你来这边就是在宣泄情绪。以前有听过一个蛮有趣的例子,就是一个业余的交易员是一个上班族,他在上班之前开了一张单子赔钱了,导致他在整天的上班的过程中都做了一些跟平常不太一样的操作。例如说他原本应该是搭 Uber 去上班的,他今天就骑车去上班,整天都在想这件事情,然后晚上回家想说不行,今天一定要再开一单,因为早上亏钱,晚上就再开一单。从他开的第二单来讲,他的目的就已经偏离了,他不应该因为早上亏钱了,晚上想赚回来。你的每一笔交易是独立的,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叫做赚钱。如果你把身边的情绪或是一些其他的因素代入,影响到自己的话,这时候你已经把市场当赌场,你只是想要去满足自己的不甘心,满足自己赌博的欲望去宣泄这个情绪。这其实非常不利于我们达成赚钱的目的。

第三个的话是纪律,没有纪律,你不去坚持某一些事情的话,就算我今天给你一套非常厉害很会赚钱的交易系统,你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操作搞砸,最后变成赔钱了。刚才说的三个点都是可以训练的。第一个是谦虚,就是心态的调试;第二个要保持理性;第三个是纪律。再讲简单一点的话,其实都可以结合到第二点里面,就是理性。因为你只要足够理性的话,你就会知道市场是不可以被掌控的,你就会保持谦虚。你只要足够理性的话,你就会知道如果你没有纪律的操作,你到后期一定会面临某一些亏钱的状况。

Alex:明白。刚刚你这边有一个点被反复提及的,就是每一次操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去反思、总结,把上次做得好的地方以正确的归因方式提炼出来,运用到后续的操作当中去。那你日常会不会写每日的交易复盘,或者说是交易笔记这样的东西?因为我看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习惯,我不知道像这样的习惯是否是一种好的方式?或者说你觉得怎么样去进行这个习惯,可能会对交易更有帮助。

Colin:这个还蛮有趣的,其实我在早期的时候有尝试过把每一笔交易的细节都写下来。我觉得这算是一个蛮特别的学习方式,我相信这个方法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用处。我现在是不会做这件事情,倒也不是说完全不做,而是记录一些比较特别的部分。例如说我今天看到某些特定的 pattern,或是观察到某些特定的现象,我就会把它记录下来。因为我有时候记忆力不太好,我会记下来,隔天再看,再隔一天再看。我每天去看那些我记录下来的东西,然后去验证。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我交易决策中的一环,它会是额外的观察名单。

我会观察这些东西到后期到底会不会被市场印证。如果会,我就再深入研究;如果没有,这一次观察成功,下一次观察成功,第三次失败了,我可能就会说这个东西可能只是单纯前两次运气好,碰巧成功。所以我会把一些比较特殊的状况记录下来,不会额外写成交易记录,就是记录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而已。我早期做过所谓写交易日记的事情,但我后来太懒了,有点懒得做。目前的话其实内化到现在,很多东西都已经在脑子里面,也不会有太多复杂的操作。这种写交易日记的做法,可能只会在开发新的策略的时候,或是研究新的领域的时候会做,平常已经不太做。但是我不否认这个做法有用,因为听起来它确实可以帮助一些对自己的方向不明确的人把当下的想法跟操作记录下来。它可以用于事后的复盘,我觉得这个功用还是有的。

三次印象深刻的交易经历

Alex:好的。那你从正式进入交易事业以来到目前为止,能不能分享三个你印象最深刻的交易经历,以及你从当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Colin:这个问题有蛮多人问过我。从我进入市场开始算,每次只要有人问这个问题,我想到的经历都是同一个,因为那个画面印象太深刻了。第一个就是那时候我还在打工,兼职做各式各样零碎的工作来存钱。我刚有提到我会压缩睡觉时间去学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会拿很小的本金去市场上验证一些想法,去训练盘感,试试水温,看一下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那个时候基本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很基础的一点点东西而已,真的就是一个纯韭菜的心态。那时候我的本金印象很深刻,是 2000U,我把它放到合约账户玩比特币的合约。结果我在两个礼拜的时间里面,把 2000U 变成 6000U,整整翻了三倍。我知道股神巴菲特一年的绩效也才 20%,我在两周内就打出了 200% 的绩效。那时候我整个人超级飘,心里的想法就是这个钱怎么这么好赚。那时候我听身边的人说赚到钱要记得回馈自己,我就网购了一件黑色的夹克,大概 20 U 而已,想犒赏一下自己。

结果就在我买完的两天里面,我就把 6000U 赔到只剩下 1700U,比我一开始的本金还少。我只做了一次操作开了一单合约,6000U 就变 1700U 了,可以看出我那时连风险控制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把那一张单子手动平仓,看着荧幕大概看了 5 分钟吧,满脑子都是我现在到底在干嘛,为什么钱没了,整个人都宕机了。比较好笑的是,我订的那件外套都还没寄到我家,我的钱就已经没有了,根本就没有犒赏到自己。那件外套还挂在我的衣柜里面。那一次交易让我学到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你每做一笔交易,在下单之前,绝对绝对不要把止损的订单拿掉。

你只要有这个想法那就不要做交易。我当时的状况是我有先设立一张止损单,快要到止损的时候我把止损单撤掉,再往后移一点,结果又快到,我又把它撤掉再往后移一点。我就是不愿意认输,结果它越赔越多。那张单原本可能只要损个大概两三百 U 而已,我硬生生损了 4300U,非常非常痛,这个数字我真的记得很清楚。所以从那一次开始之后到今天,我完全没有再把止损单拿掉过,因为真的印象太深刻,觉得自己像一个小丑,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第二个我想要讲一个比较好一点的,就是以前我有一段时间在研读一个新的领域是技术分析的知识。我那时候一样会拿一些小资金去市场上验证自己的看法到底对不对。有一天我看了两个标的是 OP 和 DAR,我把自己对于这两个标的的看法画了 Trading View 上面的预测的线给我朋友看,跟他说为什么会这样。那个时候的画法是假设跌到 A 再涨到 B,然后再跌到 C。结果后续大概一个礼拜内就验证了。那是我第一次从这个学习里面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因为我是学一个新的东西。后续那个价格就是贴着我画的那条线,连时间都对上。那个时间还是随便猜的,但就是完全贴着我画的线在跑,先跌到 A 再涨到 B 再跌到 C,三段完全一模一样。

我就去很开心跟我朋友炫耀说:你看,我学到的东西真的有用。那个时候已经脱离初级交易有一段时间了,心态也比较稳。除了开心以外我就会去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事前就预测这个走势。我会去复盘,然后找更多不一样的不管是比特币还是小币,去看他们历史的线图有没有能够复制的东西。在这里还是要强调,预测其实不重要。我们的交易决策其实不应该把预测放到决策的依据里面。预测是预测,决策是决策。你可以预测,但你不可以把预测放到决策。你可以做完决策之后自己预测,对了你可以很开心,错了就算了,你不可以因为预测然后把这个预测的结果参与到你的决策过程里面。这个是大忌,因为市场是不能被预测的。

第三个我想讲的应该是 2024 年,是我亏最多的一张单子。其实之前在 Twitter 上分享过一点,今天就来把它讲完。2023 年 10 月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买了不少比特币。我的判断是牛市差不多要启动了,虽然那个时候市场的情绪还是很低迷。我有一个想法要去做多 ETH 对 BTC 的汇率,做法是用现货,就是我把手上的比特币现货一部分换成 ETH,让他去跑网格,在这个震荡的过程里面刷一些收益出来,然后做长期持有。有点像是取代我单纯持有 BTC 的部位。因为持有比特币的话就是吃 BETA,但我想要透过以太坊再吃一点 alpha。那时候就让网格这样刷,在开单的时候我持仓的 ETH 是比较多的,大概是 7 比 3。如果那时候两个币都上涨,我对牛熊的判断是正确的话,我就可以吃到现货的涨幅。

如果 ETH 涨得又比 BTC 还多的话,我还可以吃到 BTC 的币本位收益。这套策略如果现在回头看的话当然知道结局是什么,但从 2023 年的 10 月到 2024 年的 6 月这套策略是赚钱的,震荡的幅度我抓得还算准,它就在一个蛮大的区间里面横盘震荡。那时候又有在炒作以太坊 ETF 的通过,我可能有点过度乐观,就没有太注意所谓的极端风险。后来在 2024 年的 8 月 5 号,整个 Crypto 跟美股都大暴跌,比特币向下插针到 49000,那以太坊就更不用讲了,我记得插针到 2100。那一天最特别的事情是以太坊跌幅远远大于比特币,所以那个时候汇率直接暴跌。我账面上的浮亏是很可怕的,因为我的均价其实没有到那么低,即便有网格的收益在帮我拉低均价,所以那个时候其实蛮惨的。我在 2023 年年底开仓的时候,汇率的均价大概是 0.052,中间我有做一些汇率的波段,再加上网格的收益,最后的均价大概是 0.045。从 8 月 5 号开始就是噩梦,一路到川普当选之前,这个汇率一路跌到 0.03。光是汇率部分的亏损就已经大概超过 30%,非常非常痛苦。

简单来讲就是我那时候没有要止损的意思,因为我在等另外一波大涨。后来就真的涨上去,川普上任,汇率反弹到大概 0.04 左右,我就全部认赔出场。0.045 到 0.04 大概亏损了 10% 左右,但我仓位很重,所以这一块其实蛮痛的。亏掉的部分除了是比特币的现货以外,其实我后续亏掉的机会成本也蛮大的。因为比特币亏掉,但比特币还会涨,所以后续的机会成本我都没吃到,这是让我在去年的绩效上受伤的一块。

回头去看这笔交易的话,我认为还是学到了一些新东西,就是在这个 crypto 的世界里面,真的不能相信任何一个除了比特币以外的资产。我那个时候就是把比特币跟以太坊视作同等级的资产,但现在看来真的完全不是。而且到今天为止好像汇率已经跌破 0.018 了。我出厂价格是 0.04,现在已经 0.018 再腰斩,蛮可怕的。比较值得乐观的就是我的以太坊现货是在去年 12 月逃顶,我在价格 4000 的时候全部卖掉了。这个算是比较值得苦中作乐的一块。

给当年的自己三个建议

Alex:好的,这三个案例都非常有意思,有做得好的,也有值得反思的,都能够提炼出不同的经验跟教训。假如你可以做一个时光机,回到你开始学习交易、迈入交易市场那一年,你可以给当时的自己三个建议,而且可以基本确保当时的你会好好听进去,你会给当时的自己什么样的建议?但不能是具体的投资建议说要去买哪个。

Colin:好的。第一个建议是我会一定会告诉自己慎选学习资源。我那个时候买了不少书回家,有蛮多没有价值的书。我觉得每一本书可能都有价值吧,但那些书确实不太被市场所接受,包含一些瑕疵跟错误的观念。但我当时不知道,没有去问人,也没有上网查证。读完花时间去验证,才发现这东西好像不太能用,浪费我很多时间。

我相信多数理论都是有价值的,但前提是他们要正确,要能被这个市场所接受。有些东西例如单纯的历史归纳法这种做法,在这个市场上就很容易出事情。这是我想要给当时的自己的第一个建议,不要再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书,好好问一些专业的人,让他们来告诉你什么样的书籍是值得阅读的。以我现在来讲的话,如果有人问,我通常都会说去读教科书,至少要把这个金融市场的整个运作逻辑先理解。所谓的教科书就是在大学的商学院里财经相关的科系上课会用到的书,那些书才是真正比较有价值,最有干货的一些书籍。

第二个建议的话,我可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记得止损,不要把止损单撤掉。原因就是刚刚我分享的第一个交易经历,那时候的那件外套我到现在都还能看到它,每看到一次就想到一次,绝对不要把自己先设定好的止损订单移除,永远都要挂在那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因为这个东西是可以保命的。如果你今天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你扛单的话,可能原本只会亏损 2%,会变成亏 10%,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虽然刚刚 Alex 有说假设当时的自己听得进去,但我觉得这件事情真的很难让人真的讲一次就听进去。我那个时候也知道要止损,也有设停损订单,但就是做不到,真的太不甘心了。所以我觉得这种事情体验过一次的话,那个印象会深刻很多倍。有一句话我之前听过觉得讲得蛮好,就是人教人教 100 遍都不会听得懂,但是事教人可能一次就懂。这件事情在我身上就是一个案例。

第三个建议有一点故事,我想说要记得进入市场的初衷是什么,不要去影响你身边那些最重要的人。在这集节目里我讲了很多次,大家进市场的目的都是赚钱。那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能够吃好一点的东西,穿好一点,用好一点。既然如此,赚钱本身不是你的最终目的,而是一个手段,是让你自己生活品质更优化的手段。如果在这个过程里,你为了赚钱影响到自己的家人或是另一半,甚至影响到你自己的身心灵,其实就已经脱离你进入这个市场的初衷了。我自己在学习交易的过程中,其实有踩过这个坑。那个时候因为过度专心,有一点太偏激,太想要赶快在这个市场上取得成绩,就冷漠了身边一个比较重要的人,对他发泄一些情绪,后续这段关系就结束了。

我想要讲的是,虽然赔钱或者遭遇到一些不确定性,一些挫折会让你很痛苦,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要记得你进入这个市场是为了改善生活。赚钱是手段,一旦你的手段干扰到最终的目的,我觉得这个做法就需要被停止。我有机会回到当年的话,我会跟自己讲,不要做这种蠢事。你进来就是为了赚钱,但赚钱是为了帮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身边的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可以伸出援手,而不是爱莫能助。这个建议我觉得应该是最重要的。

如何看待当下的美股和 BTC 行情

Alex:好的,我们今天最后一个问题就具体一点。上次我们在交流链上数据分析的节目里面也聊过对于市场的看法,你那时候还是看空,我记得那时候比特币的价格还是挺高的,应该是 9 万多,后面我们知道比特币最低跌到 7 万 4,一度很多人认为这波牛市结束,已经进入熊市。现在还在一个牛熊的分界区间,我们不知道现在市场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对于当下的这个市场,包括 BTC,以及最近的美股市场也是波动非常大,你对于美股、BTC 市场的行情,现阶段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最近有哪些比较关键的交易行动?

Colin:先讲美股。美股不敢说简单,但至少在我的体系里面会比较好判断。川普是情绪比较多、动作比较多的总统。他不只是对金融市场,对整个全球的局势都造成了蛮大的动荡。美股最近的波动真的非常夸张。其实这一周已经还好了,虽然昨天是下跌,但是在前两三周那个行情是比较恐怖的。你在美股待几年可能都不见得可以看到这种状况。我个人不会对美股太悲观。

我的看法是这样:关税显然对经济造成一些打击,目前以美联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滞胀,通膨还是很顽固,导致他们不太好降息。这个问题会随着经济逐渐降温,被传导到通胀这一块。通胀一旦被缓解,他们就可以逐步继续开启降息的进程。所以我觉得虽然短期内这个市场的波动可能会非常大,但只要不要有太过极端的一些大风险或者黑天鹅的出现,我对美股后续的长线还是很乐观。美股就是把 S&P 的线图打开,开个月线图,周线图,它就一路 45 度向上。所以我觉得再大的危机应该都能挺得过去。但短期来看,不管是短期交易还是中期交易,难度都很大。我不是完全专心在美股的交易,所以我也不想讲太多,会有班门弄斧的问题。

比特币的话比较特别。像 Alex 刚刚有提到牛熊转换这件事情,我当时在逃顶的时候是分批撤退,我留了最后 20% 的仓位。这个 20% 的仓位在撤退的时候,是因为它跌破了一个链上数据叫做短期持有者平均成本。那一天的数字是 92000,跌破之后它就一路往下跌得很快。这一条线截至两天前的数据大概是 92400 左右,还是在那附近。

这一条线我个人会认为是能不能让比特币再出现一波比较大幅度的上涨的关键。虽然它现在从 74000、75000 上涨到现在的 87000、88000,幅度还是挺大的,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今天要让比特币走到更高的位置,那这个短期持有者的平均成本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市场上多数的震荡或者说涨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来自于这一些短期持有者的交易。一旦当价格涨到他们的平均成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所谓的解套,那些套牢的筹码可能就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卖出,可能就会迎来一波需要担忧的抛压。

第二条线是我之前没有分享过的数据,它叫 TMMP(True Market Mean Price),它是之前提过的 Coin Time Price 体系里面的另外一个指标。这个数据在这边可能没有办法做详细解释,但可以先简单讲一个它的特性。它的特性就是历史上比特币的价格在这条线之上跟在这条线之下的时间几乎是一比一,所以这条线会是一个比较缓慢但是蛮有效的牛熊分界线。目前这条线的价格大概在 67000 左右,我没记错的话。

当初我在做逃顶的分析跟决策的时候,我是不会去参考这条线,因为如果单纯根据这条线去逃的话可能会有点太慢。但现在如果价格持续震荡的话,这条线可能就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牛熊真正的分界线。因为在这轮牛市上涨到今天以来,这条线都不会被跌破,就是从 6 万多以上之后它就一路上去,目前还没有跌到那么低过。剩下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目前的筹码状况。大概在两三个月前,比特币套牢在 87000 到 11 万这段距离的筹码大概有 450 万枚。经过这几个月的消化之后,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筹码已经转移到新的区间了。现在这个区间大概是 81000 到 85000,大概转移掉一两百万枚的筹码。

乐观来看比特币可以在这个区间里面承接这么多的筹码而没有下跌、没有被砸下去,说明很多资金还是对这个 81000 到 85000 的区间是有共识的,他们是愿意在这个区间买入的。但同时还是有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风险,就是我们刚才提过这些筹码是从上方大概 93000 以上的套牢筹码,他们亏损认赔卖出,他们也是一个抛压。那他们卖下来,说明他们的心态上已经没有像之前那么坚定。所以他们一旦加速卖出,市场上的资金已经无力承接这个卖压的话,价格就有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下跌。

目前在 93000 上方的筹码数量大概有 290 几万,根据我前天的周报数据来看的话。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偏中性的解读。但至少 81000 到 85000 区间,短期内应该会产生一个比较明显的黏性,价格一旦上涨,它就可能被吸回来;价格一旦下跌,如果没有跌得非常迅速、非常大的话,价格可能还是会慢慢地涨回 81000 到 85000 的区间。所以目前比特币价格的博弈的中轴可能就是 81000 到 85000 的这个位置。

当然价格可能会直接跌穿,但是跌穿之后如果没有出现更大的利空的话,可以期待价格慢慢涨上去。同时现在价格大概是 88000,这个 88000 的位置必须就要承担来自刚刚提到的 81000 到 85000 这个区间的获利了结的卖压。因为 81000 到 85000 全部都是来自于短期持有者的承接,其中有多少筹码会变成钻石手,变成长线持有者,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知道。但这些筹码毕竟当前都是短期持有者,所以一旦价格涨上去,这些人就会想要获利了结。获利了结是卖出,所以他们可能就会把价格再卖回到 81000 到 85000 的区间。

我个人认为,要跌破到 81000 以下,跟涨破到 93000 以上,两者来讲我个人还是偏空一点。因为目前如果以周期性的角度来看的话——我指的周期性不是四年周期,就是单纯的比特币的牛熊转换这件事情来看,如果我当初对顶部的判断没有错的话,其实这里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本轮周期的最大的顶部。但不妨碍它跟 2021 年一样跑一个双顶,目前有一点点像,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跟数据去支持我的观点。如果我先前对于顶部的判断是正确的话,其实我个人还是更偏空一点,我目前是空仓的状态。可能要等到价格跌到牛熊分界线 TMMP 那一段附近,那边刚好有一个筹码堆积区。到那边的话,我可能会开始考虑要不要分批抄底,或是再等更低的位置。

Alex:明白。刚刚你说接下去你去会去接货的一个点,就是牛熊分界线的 6 万多的价格段。另外一个你刚刚也讲 93000、92000 短期持有筹码的这个均价也是一个很大的阻力。那如果说现在 88000 往上再走,比较顺利地突破 93000、92000,我理解你也是会顺势右侧去把仓位加高的,对吗?

Colin:有可能,但这部分可能会动用到合约的资金,现货部位可能还是会空。因为看数据的话,我个人判断是那边没有那么好破。上方的套牢筹码太多,再加上刚好又重叠到我们的短期持有者平均成本,所以我个人可能真的要等到突破的时候确认一段时间,例如站在上面一个礼拜,或者说三天、五天,没有明显的颓势的话,最后会结合技术分析的判断再决定要不要透过合约的部位去进场做一个多单的波段。

Alex:好,今天和 Colin 的交流真的非常丰富,不仅聊到了他作为一位交易员的成长历程,也深入探讨了他在交易过程中的一些核心认知和实战经验,包括他对市场的框架性理解,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操作逻辑。无论是美股的情绪波动,还是比特币筹码结构的变化,相信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得不少启发。非常感谢 Colin 今天再次作客,为我们带来这么多深度的思考和精彩的内容。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邀请你来节目,一起继续聊聊市场、聊聊策略。感谢。

Colin:客气了,感谢。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A trader's growth experience

share to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