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下的 Crypto「垃圾时间」?

一个“共识”预期崩塌的市场,比单纯没有“价格”表现更可怕。

撰文:HXiaobai Navigationaotian

谈几点对当下一二级市场的看法:

1)当下争论牛熊已经毫无意义,要知道牛熊除了币价持续的涨跌情绪之外,主要由市场的预期共识支撑。

如果市场一致认为大部分项目都是「垃圾」,exchange上币成了旅程终点,而项目方 build 出来的「利好」都被视而不见的时候,那当下就是「熊市」无疑。

一个「共识」预期崩塌的市场,比单纯没有「价格」表现更可怕。

2)眼下 Crypto 大环境似乎比任何时候都容易,但又比任何时候都难。

从最早 ICO 市场预期去中心化 infra 初级构建,再到上一 Cycle 市场围绕技术叙事做升级迭代,再到机构采用主升浪和 MEME Coin 财富效应的爆发,直到最后,Crypto 预期的现货 ETF 终于兑现了,又有美国友好加密政府的支持,合规法案和规划也在路上了,一切「外部因素」看起来似乎都在向好。

但反观 Crypto 自身,有哪些项目真正不可取代?有哪种技术 infra 有大规模落地应用的可能?有哪些叙事真得不会被证伪?有哪些币能长期陪伴成长?又或者有哪些 MEME 能隔夜睡好觉?…… 想必,一想到这些「内部因素」问题,大部分人都迷茫。

Obviously,只有外部因素的利好,没有内部价值的支撑,市场依旧只会是「混沌」状态。如果撇开价值循迹,都眼巴巴盯着宏观大放水的非理性来投资,这市场也未免太煎熬了吧?

3)问题来了,怎么办?喊技术叙事回归,如果没有老技术项目的新创新应用显然不行。同理,诟病 MEME 市场非理性,也是因为逃避了技术无法落地的主要矛盾。一切其实都是行业自身的系统性问题,长期不透明、潜在操纵、无监管、过分逐利等因素促成的「博弈 + 内耗」.

要破局,过程也一定会惨痛,且得交给时间。比如,如何给一个有价值的项目合理估价,又如何让那些无价值收割的项目失去生存土壤,又如何让一些新叙事方向能持续演变发展等等。

换个视角,当「资产多如牛毛」的市场投机潮过后,shit 一切的市场下压之后,属于我们价值投资的机会才会真正到来。即使有再多垃圾项目,也总会有一些心怀伟大愿景,有创新力 + 执行力,又能长期主义 Build 的团队存在,不是吗?

事实上,Crypto 行业每轮 Cycle 都有过度 Fomo 和悲观绝望时刻,但似乎都扛过来了,而且也总能意外得到破局之策。回过头来看,其实也一直在进步。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如何看待当下的 Crypto「垃圾时间」?

share to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