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down to "Liberation Day": How wil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iffs on April 2 affect the market outlook?

关税政策的最终走向将影响全球贸易、美国经济及加密市场的未来走势。

撰文:Luke,火星财经

今天是 2025 年 3 月 26 日,距离备受瞩目的「4 月 2 日关税落地日」仅剩不到一周。这一天被特朗普政府称为「解放日」,承载着重塑美国贸易格局的雄心。然而,随着媒体风声渐起,这场政策大戏的剧本似乎并非外界期待的那般激进。与此同时,加密市场——这个对宏观风吹草动格外敏感的领域——也在关税阴影下蠢蠢欲动。

关税落地日的「温和转向」?

最新消息显示,4 月 2 日的关税政策可能不会完全兑现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此前描绘的宏伟蓝图。他曾设想一个「三层叠加」的关税体系:以对等关税为基础,辅以特定行业和特定国家的针对性加税。然而,近期传言指出,后两者或将有所退让。这就好比一场精心准备的盛宴,最终端上桌的却是一份简装套餐——少了些佐料,但主菜仍在。

为何会出现这种调整?原因不难推测。特朗普团队深知,关税是柄双刃剑。自上任以来,其贸易政策已让全球市场经历剧烈震荡:美股市Xiaobai Navigation值蒸发数万亿美元,供应链压力推高物价,甚至连鸡蛋都成了「奢侈品」。若此时再将关税推至极限,美国经济可能率先承压。高盛经济学家警告,尽管表面风平浪静,这种「温和姿态」背后潜伏着「负面意外」的风险。市场预期对等关税税率约为 9%,但高盛估计实际数字可能翻倍至 18%。这差距足以让交易员们屏住呼吸,等待靴子落地。

与此同时,4 月 1 日即将发布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审查报告》将成为关键风向标。这份报告将揭示美国对贸易伙伴的调查倾向,直接影响后续关税的节奏与力度。若报告指控某些国家「薅羊毛」行为明显,特朗普可能借机加码;若基调偏软,市场或许能迎来短暂喘息。无论如何,这份报告都将是解读「解放日」剧情的预告片。

川普的算盘——公平,公平,还是 TMD 公平?

要理解关税落地的逻辑,不妨听听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的表态。近期,财政部长贝森特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 All-in Podcast 中袒露心声。卢特尼克回顾历史,指出 1880 至 1913 年间,美国完全依赖关税维持财政,无需征收所得税。二战后,为扶持全球重建,美国主动降低关税,却让其他国家保留了高壁垒,沦为「贸易最开放」的吃亏者。例如,美国汽车出口某国需缴纳 20% 关税,而对方车辆进入美国仅需 5%。这种不对等让特朗普拍案而起,直言:「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特朗普的意图清晰可见:一是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吸引制造业回流;二是为财政创收,填补 2 万亿美元的赤字窟窿。卢特尼克抛出「三驾马车」计划:关税增收、主权基金投资、以及「移民金卡」项目——后者据称一天能卖出 1000 张,特朗普更乐观地预计能吸引 100 万买家。至于赤字的另一半,则寄望于「政府效率部」削减 1 万亿浪费开支。这部门的目标是将每年 6.5 万亿财政支出的 25%「肥肉」剔除,听起来雄心勃勃,但执行起来无疑步步惊心。

财政部长贝森特则从宏观视角剖析问题,列出美国经济的三大痛点:债务高企、通胀失控、制造业衰退。他的药方包括削减开支、重塑贸易体系、振兴中产阶级。与卢特尼克的激进不同,贝森特强调「循序渐进」,避免因大刀阔斧引发经济衰退。白宫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也在 Bloomberg 采访中补充,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手握谈判王牌,有能力逼迫对手低头。这份自信源于实力,但能否转化为胜局,还需看对手如何接招。

关税落地可能呈现两种路径:

一是对手妥协,降低对美关税,美国胜出,美股上扬;

二是针锋相对,特朗普被迫加码,短期双输,美股承压。短期内,后者概率更高,毕竟全球博弈中鲜有人愿率先示弱。但长期看,凭借消费市场的筹码,美国或能逐步扭转贸易失衡。

美联储的迟缓反应与美股的未尽之底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影响贸易格局,还通过通胀与货币政策传导至资本市场。回顾 2020 年,新冠疫情引发的通胀飙升曾让美联储措手不及。起初,美联储坚信通胀是「暂时性」的,但到了 2021 年底,主席鲍威尔不得不向国会承认判断失误,宣布放弃「暂时性」一词,随后开启大幅加息周期。据彭博社数据(见图表 1),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疫情初期飙升至 500 点以上,创下历史峰值,随后虽有所回落,但 2022 年俄乌冲突、2024 年特朗普关税政策等事件再度推高不确定性,指数至今徘徊在 200 点高位,远超 1995-2019 年平均水平。

「解放日」倒计时:4 月 2 日关税落地会如何影响后市?

美联储对关税影响的反应同样迟缓。过去数年,关税引发的供应链压力和物价上涨已显著推高通胀预期,但美联储更倾向于通过鸽派表态安抚市场。然而,这种安抚仅能带来美股的短暂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原因在于,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关税政策的方向与力度——始终未解。从图表 1 看,经济 policy uncertainty 指数在「9/11 恐袭」「全球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等历史节点均伴随美股大幅调整,而当前的不确定性水平表明,美股大底或仍未到来。市场可能需等待关税政策明朗化,或更剧烈的宏观冲击触发全面洗牌。

标普 500 的近期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担忧。据彭博社和 MacroBond 数据,标普 500 自 2 月高点已下跌 7.8%,上周甚至一度跌幅达 10%。历史数据显示,若未来五个月内,标普 500 平均再跌至少 5%,美国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图表 2 中黄线)。反之,若标普 500 能在接下来 4 至 5 个月内收复失地,则有望避免经济下滑(图表 2 中黑线)。然而,这些数据仅为平均值,若经济真的进入衰退,美股可能下跌至少 20%。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情绪有时会放大波动,例如 2022 年,标普 500 跌幅超过 20%,但经济衰退并未发生,彼时「预期衰退」的恐慌情绪主导了市场下半年的走势。

「解放日」倒计时:4 月 2 日关税落地会如何影响后市?

当前,标普 500 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图表 2 显示,若经济避免衰退,股市应很快反弹;但若衰退风险加剧,卖压可能持续。关税政策的不明朗无疑加剧了这一不确定性,若 4 月 2 日政策超预期强硬,市场恐慌情绪或将进一步推低美股。

加密市场风声鹤唳

关税的风向如何,加密市场首当其冲。比特币近期攀升至 88786 美元,似有回暖之势,但业内人士却频频示警。CoinPanel 交易专家克雷托夫指出,这波反弹更像「牛市陷阱」:交易量萎缩,散户观望,资金费率转负,连「聪明钱」都按兵不动。市场脆弱得如同薄冰,一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崩裂。Aave 上稳定币借贷利率跌至 4%,进一步印证了避险情绪的蔓延。

更令人担忧的是,比特币长期持有者的「惜售」心态。这些「老兵」期待更高退出价位,却无形中成了市场抛压的「死重」。克雷托夫认为,只有当这些持有者抛售、市场彻底洗牌,大型玩家才能重新入场。然而,眼下洗盘的迹象尚未浮现,反弹的可持续性令人生疑。

历史数据为当前局势敲响了警钟。2018 年特朗普首次开启关税大战时,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据图表 3 显示,自 2018 年 3 月关税宣布以来,标普 500 累计下跌 12%,而比特币跌幅高达 65%,远超传统资产的表现。盈亏同源的特性在加密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高风险带来高回报,但也伴随着更剧烈的下行压力。相比之下,中国指数在同一时期表现相对平稳,累计跌幅不到 20%,显示出不同市场对关税冲击的敏感度差异。

「解放日」倒计时:4 月 2 日关税落地会如何影响后市?

CoinDesk 分析加剧了这一担忧:比特币在 87000 美元附近形成「双顶」形态,这一看跌信号若跌破 86000 美元「颈线」,短期可能下探 75000 美元。山寨币处境将会更糟。SignalPlus 合伙人奥古斯丁范预测,市场软反弹或延续至月末,但 4 月 2 日的关税声明将成为转折点。若政策温和,比特币有望借美联储鸽派立场冲刺 9 万;若超预期强硬,流动性收紧恐引发集体跳水。

结局猜想

4 月 2 日的关税落地会如何上演?综合现有信息,特朗普或选择「温和开局」:对等关税定在 10%-12%,特定行业和国家关税暂缓,既保留施压空间,又避免经济硬着陆。4 月 1 日报告若支持加码,年中或迎来第二波攻势。短期内,市场可能因预期落差而震荡;长期看,若贸易战重塑经济格局,复苏红利或许能惠及加密领域。

对于加密投资者而言,关税落地日不仅是政策的风向标,更是情绪的放大镜。温和政策可能点燃短期反弹,强硬加码则考验市场韧性。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博弈提醒我们:宏观政策与加密市场的交织愈发紧密,风浪之中,唯有洞悉趋势者才能乘风破浪。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Countdown to "Liberation Day": How wil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iffs on April 2 affect the market outlook?

share to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