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抽象:加密生态的十亿级用户从这里来
host:Alex,Mint Ventures 研究合伙人
Guests:Lydia,Mint Ventures 前研究员,目前在 Particle Network 任研究员
录制时间:2025.1.17
大家好,欢迎来到由 Mint Ventures 发起的 WEB3 Mint To Be。在这里,我们持续追问和深度思考,在 WEB3 世界里澄清事实、探清现实、寻找共识。为大家厘清热点背后的逻辑,提供穿透事件本身的洞察,引入多元的思考角度。
本期节目是“Web3 赛道的现状和未来”系列播客的第四期,我们来聊聊链抽象。在之前三期节目中,我们分别聊了 Crypto AI,Defiand Hyperliquid。在后续的系列节目中,我们还会邀请对应的嘉宾来聊 MEME、公链、Depin、游戏&社交、Payfi、和 Web3 政策的相关话题。
声明:本期播客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不代表各位嘉宾所在机构的观点,并且所提到的项目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Alex:本期播客邀请到了我们的前同事 Lydia。她目前既是一个加密行业研究员,也是一个知名的链抽象项目的成员。她之前还参加过我们关于 AI 话题的节目,先请 Lydia 跟我们来打个招呼。
Lydia:大家好,我是 Lydia,目前是在 Particle Network 担任研究员,同时负责华语区的CommunityConstruction.
链抽象的概念和它尝试解决的问题
Alex:我们开始今天正式的话题。首先链抽象这个概念,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刚刚接触的时候都感觉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抽象,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读了几篇文章,看了感觉云里雾里。如果说你现在要给一个 Web3 的初学者用很简单的语言来说明链抽象是什么,你会怎么说?链抽象这个概念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Lydia:你说看了几篇文章感觉云里雾里,我一开始也有这样子的感觉。为此我还自己撸起袖子写了一篇关于链抽象的研究报告。我觉得主要可能是链抽象还是以西方话语为主导的一个赛道,导致很多项目方在做其他语言区的内容宣传的时候,往往会翻译一些很机械的技术文档,或者直接是 PR 稿的转译,这样子真的就不太容易懂。我现在在做研究员,也是做一个西学东渐本土化的工作。在 Particle Network 的话,我们其实对链抽象的官方定义很简单,叫“一种免于和多链手动交互的用户体验”。听起来可能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学术,所以我一般是根据我对面的人的身份去说这是什么。如果是对一个中心化exchange的用户的话,我就跟他讲,链抽象就是能让你像在中心化exchange里面一样去玩链上。如果是对一个链上的玩家,尤其是本周期进来,可能连exchange都没有下过,直接就下了一个 Phantom wallet开始玩链上的,我就跟他讲,链抽象就是让你不需要再手动桥接和管理 Gas,把全链当成一个链玩就可以了。如果是对开发者的话,我就会讲链抽象能够让你的应用被多链的用户访问,你只需要在一个链上部署,但是能收获比如说其他链 SOL、Base 上面的用户的访问。
然后刚刚也提到链抽象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模糊的共识吧,链抽象交易解决问题挺直白的,也是我们每天每个人基本上都会面对的。但是你如果要承认这个问题的话,首先要认可一个前提,就是多链的趋势。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通用的 Layer1,Layer2,AppChain,AppRollup 在爆发。有数据统计在 2024 年的上半年就有 100 多条新的链涌现出来,现在整个Blockchain世界的链的条数应该是在千这个单位以上。当然这个多链的趋势并不是被所有人百分之百去接受,有一些大单体链的爱好者大概率是不买单的,甚至会有恐慌跟 FUD 的情绪。对此,我们的回应一般就很简单,多链肯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你不可能将整个 Web3 建立在一个状态机上。如果你认为 Web3 至少有像互联网一样的潜力的话。如果我们认可了多链的趋势,就很自然地会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多链之间流动性的割裂是真实存在的、有害的,而且必须要解决的。流动性割裂在用户侧的例子就是我们每个人每Xiaobai Navigation天链上交互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每个新链好像都要有一个新wallet,从链到链之间的桥接有时候要 20 分钟甚至更长,然后你着急交易的时候哪怕桥接过去了又没有 Gas,整个多链的管理是很难做的,因为你的资产是分散的,Gas 是要单独准备的。Gas 之间转来转去,你要为 Gas 转移准备 Gas,就很难做资产管理。我自己的经验是,但凡跟一个新链交互,我总会在那个链的wallet上留下一些灰尘资产。而且很麻烦的是,有的时候那个链上的资产我真的就忘记了,有的时候那个钱包都找不到了。如果对于开发者那侧来说的话,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更深远的危害,就是我们正在看到他们在多链重复造轮子的一个现象,有点像 MEME 的那种不同链上的版本,或者是不同链上的大小写版本。所有的公链都是以 TVL 为纲领的,它们的流动性是很固化割裂的,基础设施在一遍一遍地重复建设,而且用的都是很多年前的模式,整体看来是很陈旧、冗余的。其实我们认为,就以 Polymarket 为例子,Polymarket 出圈之后很多公链都想建一个自己的预测市场,但是如果你了解预测市场诞生的意义跟纲领的话,它就是要最大化最多数人的智慧。所以如果要让 Polymarket 的准确性提升,那它就最好只有一个,最好是能被多链用户访问,聚合多人流动性的这样一个 Polymarket,而不是在每一个细分的 Layer2 或者是 AppChain 上面重新做一个小的 Polymarket。那链抽象在这边的意义就是让用户能够在多链之间无感地穿行,然后让开发者能够构建真正有 pmf 的创新的应用。
Alex:我大概理解了。最后的目的是希望去简化用户和开发者在这么一个多链环境下面使用和开发产品的很高的门槛和不便利性。目前主流的市场上的链抽象产品,具体在产品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大概是怎么样的?
Lydia:链抽象它不是一个技术,是一种用户体验跟产品理念。所以我们说链抽象赛道的时候,我们的理念是所有的 Web3 应用都值得用链抽象的方式去做一遍。所以你讲它的产品理念,那要看它是做什么产品。比如说链抽象加预测市场、链抽象加 NFTfi、链抽象加 perp dex 这些。
Alex:比方说两个简单的场景,一个用户现在只有一个 SOL 钱包,他想要即时地去买一个 Base 上面的 MEME,这是一个交易场景。比方说在你们的 Particle Network,在产品的逻辑上,你们是怎么去实现这个功能?
Lydia:那就是 UniversalX。Particle Network 现在的产品线主要是两块,一块是 Universal Accounts,也就是我们刚刚有聊到为开发者构建的一套基础设施。C 端应用是 UniversalX,也是我们 12 月份推出,刚刚更新了的。我昨天还正好写了一篇文章在介绍 UniversalX 的大脑,也就是 Universal Accounts 这个基础设施,它就是完全解决你讲的这个。它的运行逻辑是,我们重新搭建了一套统一流动性跟统一 GAS 的系统。我们这边会给用户在全链生成一套 AA 地址,然后这个 AA 地址是由 Particle Network 上面给你生成的统一地址去管理的。当用户在一条链上发起交易之后,我们首先会有 bundler 把用户的交易打包,上传给 Particle Network 之后,Particle Network 的这条 layer1 会在各条链之间做协调,然后协调能驱动的角色最主要的就是 LP。这里面的 LP 它在多链之间起到的是一个搬运基础中介Token的作用。比如说我在 Base 上面,我想用 ETH 去买一个 Solana 上面的 MEME,那 Base 上面的 ETH 可能首先会被 convert 成中介Token,比如说是 USDC,然后这个 LP 就有点类似于 Solver 网络里的这个Solver 工作,它就在多链之间,在我们这个例子里面,也就是 Base 跟 Solana 之间去搬运 USDC。而这个 USDC 从 Base 被搬运到 Solana 之后,再 swap 成用户想要买的 Solana 的 MEME,然后用户在 Solana 上面就会收到这个资产。这一切都是在底下运行的。用户能感觉到的就是他批准一笔交易,然后 somehow 他的 Base 上面 ETH 就神奇地买到了 Solana 上面的 MEME.
Alex:理解了。刚刚你提到开发者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然后多链的话现在常规的做法是在另外一条链再去部署一套一样的东西,用户是不同链的用户,资金是不同链的资金。那如果说通过你们这个链抽象的方案的话,你们在产品上怎么实现降低开发者多链部署,或者说他们目前的这种问题?
Lydia:对产品来说的话,就可以用我们的 Universal Accounts 的 SDK,使用了这个之后,就相当于你给用户配备了一套链抽象的身份和账号系统。用户用 Universal Accounts 登录之后,其他链的资产都能被无缝地用来跟我现在开发的这个 DApp 交互。比如说我这个 DApp 是一个我自己开发的 AppChain,上面没什么资产,如果用了 Universal Accounts 的话,用户他的资产哪怕是都集中在 Base 上面的 ETH 或是 Solana 上面的 SOL 都没有关系,都可以跟我的 DApp 去进行交互,不需要去重新 Bridge 到我的 AppChain 上面来。所以这对于开发者来说,他获取用户就不会在用户面前设任何流动性的门槛了。
Alex:对于这个目的的实现来说,前提条件是不是开发者所面对的用户必须有 Universal Accounts 才行?
Lydia:不需要,你在你的产品里面整合就可以了。
Alex: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对于 Universal Accounts 是无感的。
Lydia:对,看你是怎么登录的。如果用户本身就有 Universal Accounts,那里面有余额肯定是最好。如果没有的话,我们 Particle 之前也做了很久的社交登录跟钱包中间件,我们就可以让用户用最简单的方式生成一个,然后随便从哪里转来一点资金,就可以跟任意链上的 DApp 交互了。
链抽象的市场规模和估值
Alex:刚刚我们请 Lydia 讲了一下她理解当中的链抽象的定义,还有链抽象这个产品在一些具体的项目上是怎样实现 C 端用户的体验优化和简化,包括开发者的开发工作的简化,以及去更好地获得用户,讲了一些产品的设计。就像你所说的,其实链抽象是 Web3 世界的一个开发理念,或者说是一种产品理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赛道。如果说我们要去评估链抽象的市场规模,在你看来这个市场规模跟它的价值大概有多大?比方像我们说传统金融可能是一个几十万亿级别的市场,那么 DeFi 我们觉得最起码短期内是一个几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链抽象这个概念对应的市场规模大概是多少钱,有没有办法去估算呢?
Lydia:在我看来,我觉得给链抽象这种大的概念估值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还是要根据场景来做。就我刚刚举的例子里面,链抽象可以跟预测市场,DeFi,Perp dex,NFTfi 这些场景去做联系,这些方向我相信未来也是会有很多产品去探索的,并且很可能大家慢慢就会发现链抽象架构成了一个行业标准,就是你要是做一个不抽象的产品,大家还会很讶异说为什么要去这么做。我们拿一个场景来说,链抽象加交易,这是我们在所有的场景里面觉得最有可能率先爆发的。这是因为从跨周期的角度去看的话,好像每一个比较厉害的叙事都是对交易者场景做出了巨大的推动的,要么是交易资产,要么是交易效率,毕竟连现在 AI 都在炒 DeFai 了,可见交易这个场景是 Web3 长青的一个叙事跟推动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了 Universal Accounts 这个链抽象基建以后,基于此推出了第一个应用是做链上交易的。至于说 UniversalX 为代表的链抽象的交易产品,其实又集齐了很多 buff,它有链抽象的新叙事,有模块化 Layer1,有下一代交易产品的这样一个称号,也有链上交易入口的定位。我们可以想一下上一个从 CX 中心化交易所的已有理念杀出重围,抢走一杯羹的是 Hyper,当时市值过百亿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震撼,现在 200 多亿了,它停在市值前 30 这么久了。大家想想就觉得好像一个带领了新的范式的链上交易入口,市值这么多,可能它值这么多总比一个荒废了很久的鬼城 Layer1 要好很多。
意图 vs. 链抽象
Alex:理解。其实刚刚我这个问题,是我们去给具体的项目做估值的时候会需要提的一个问题,就是它所解决的市场问题的价值有多大。这个市场有多大往往决定了项目的估值可以上到多高。刚刚你提的一个思路,就是链抽象它本身是一种用户体验优化,以及它可能本身背后还能延展出来一个好的用户体验优化的产品,有可能成为很多用户去使用,不管是多链产品也好,还是别的体验也好,这么一个入口级的东西。它可能会改良现在很多常规产品,比方说交易产品的体验。这种带来的用户价值落实到项目上,可能会给它一个更高的估值天花板,这好像确实是一个比较不同的视角。
其实在我印象里,链抽象这个概念出现之前,23 年上半年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个概念叫 intent,就是“意图”这个概念。当时也是西方的头部资本 paradigm 提出来,他们写了一篇文章叫 Intent-Based Architecture and Their Risks,就是链抽象的基础设施跟他们对应的风险。当时我们看意图的概念,跟我们后来看链抽象的概念,感觉有很多的相关性。在你的理解里,链抽象跟意图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Lydia: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可能因为这两个概念乍一听都有点抽象吧。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就是,意图它是支持链抽象的一项具体的技术。我们刚刚说链抽象它不是技术,它是一种理念跟用户体验,那意图它就是支持链抽象的一项具体的技术。这项技术的作用就是驱动复杂的跨链的工作流程,完成资产移动,也就是我刚刚讲解我们产品的时候提到的 LP 这个角色,它就是借用了意图的架构。那我们从头看一下说意图是什么,intent 这个英文单词它本身指的是你计划去做的事情,这很显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基本上囊括了整个 Web2 的产品设计,因为基本上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都是直接服务于用户意图的。那在 Web3 的话,意图就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用法了,没有办法用,它基本上是指向一个很具体很低维度的技术的概念,就是说基于 Solver 网络去做资产转移,尤其是在跨链场景下。那链抽象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有很多项目从不同的切入点去做,有做账户的,有做中间件,跨链通信协议这些的,意图是其中之一。围绕意图的下面有做 Solver 网络,做清算层的,但它们都是服务于跨链资产转移更高效这一个目的的。事实上呢,意图、账户抽象、互操作协议一起是被我们列为链抽象的三大基础的技术组成。
Alex:明白了,意图其实是链抽象这么一个大的概念下面其中一个比较小的模块,这么理解是吗?
Lydia:对。
链抽象下属项目分类
Alex:根据你描述的,我们看到链抽象下属其实有解决各种不同具体问题的很多项目类型。就一个完整的板块来看的话,链抽象下属的项目类别你觉得可以分成哪几大类?它们之间各自解决哪些问题,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么串联的?
Lydia:我自己大概是分成应用层、账户层、中间件层、Blockchain层、跨链通信层这五个。应用层就最直观嘛,就是我们反复讲的链抽象加各类场景探索出来的 ToC 的应用,比如链抽象加交易的 UniversalX 。账户层刚刚也提到了一点,就是给用户在多链之间提供统一的身份、统一的余额,代表就是 NEAR 的账户抽象,还有 Particle Network 的 Universal Accounts 。然后中间件层就包括各类为开发者构建的链抽象 as a service 的供应商,比如说像 Socket 、Aggregate 还有 Everclear(也就是前 Context) 。Particle Network 的 Universal Accounts 是构建了一套统一流动性跟统一 Gas 的系统,这些未来也会开放给外部的开发者。下面是Blockchain层,主要包括一些首先致力于促进本生态系统内互联互通的Blockchain的协议,比如说 Polygon 的 AggLayer 还有 OP 的 Stack。然后就是跨链通信层,包括一些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跨链通信协议,Wormhole 、Axelar 这些,它们就是促进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信。整个呈现的关系就是这五层一层层地相互支撑,最下面可能是区块链层和跨链通信层构成了底层的协议,中间是中间件层和账户层面向开发者,再上面是应用层呈现给 C 端用户。
Alex:理解。如果说分成五个层的话,当中其实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产品,很多产品都已经运行了很多年了。在你的判断来看,未来这五层之间的产品可能会更多形成 “我是某一两个项目,这五层当中大部分的都由我来提供”,还是说更多的是目前这种积木式的,每一层都有专长的一个项目,最后组合在一起也能运行得很好?你觉得哪一个是更可能的发展方向呢?
Lydia:我觉得未来肯定还是模块化。之前在推特上跟一个网友有过讨论,就是我们行业有横向跟竖向的两种流动性跟产品的架构。流动性先不讲,产品上面的话其实无论是从 Web2 还是 Web3 这些年来的发展都能感觉到,每一层的功能是在被拆分的。就拿 DeFi 协议来说,可能一开始它是一个链上大而全的 DeFi 套件,一个应用里面又有 Swap 又有借贷又有 Perp,然后甚至还有 NFTfi 这些,但这些功能都会被逐渐拆分,然后每一层都会有一个核心的产品占据重要的生态位。所以这是从竖向到横向的一个转变,我也是倾向于行业会往横向模块化的方向去发展。
亮眼的链抽象产品
Alex:那在这么多链抽象相关概念的产品或者项目当中,你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看,目前让你印象很深刻的产品大概有哪些?你可以举一到两个例子。以及你是在什么样的一个场景下使用它或者说观察到它,让你发现它做得确实不错?
Lydia:就在我们刚刚举例的五层里面,其实目前中间件和基础设施层,也就是区块链还有跨链通信这些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但在最上面的应用层,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的 C 端用户能够去用到的这些产品确实还比较少。你要说真正可用的,就是不是像开发者开放的 demo 或者演示这些,其实只有 UniversalX。Unichain 他们也在反复地发产品 demo ,但是他们还没有做出来。能用的现在只有 UniversalX ,而且因为只有 UniversalX 是在一个非托管的前提下还原了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这个体验在我们看来就是让用户完全不再需要去考虑 DEX Token、跨链这些问题,能够去无缝地买卖所有链的代币。为什么说只有 UniversalX ?是因为有一些可能跨链桥的项目,他们现在也开始 pivot 到做跨链 DEX 上面,但是他们的跨链 DEX 只能支持同一个链上的,比如说 Base 上面的 ETH 跟 Base 上面的 MEME 代币的互换,或者是 Base 上面的 ETH 跟 Arbitrum 上面的 ETH 互换。它无法实现 Base 上面的 ETH 跟 Arbitrum 上面的任意 MEME 币互换。而这在我们看来其实是没有能够做到链抽象这样一个目的的。
那说回 UniversalX。UniversalX 的使用场景很直接,就是链上交易。我现在所有的链上交易都是通过 UniversalX 完成的。并且我和很多用户交流,大家普遍的反馈都是这个产品很丝滑很好用,你可能用过就不会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的手动跨链的时代了。它的整个产品设计其实是聚合了我们对下一代链上交易平台形态的理解,一句话就是 Fully-on-Chain Cex 。它的特点可能包括账户一定是完全非托管的,资产一定是无许可交易的,流动性的体验上是无限对齐 Cex 的,以及一定是移动端优先的。这基本上聚合了我们对下一代交易产品的一个前瞻吧。
Alex:明白。UniversalX 你之前也邀请我用,我这边也开了,但是目前还没正式开始用。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短线交易比较少,所以说我可能不是这个产品最核心的用户群体。另外我可能有两个顾虑,第一个刚刚你讲到 UniversalX 是完全无许可、无托管的。但是根据你前面讲的产品逻辑, UniversalX 下面应该有一个 Universal Accounts,会在它支持的所有链上面去控制那些链上面的账户。那么怎么做到在无托管的情况下,官方给你开设一个 Account,然后 Account 可以去控制多链的账户,但是你又把它定义为是无托管的,这个怎么实现?跟一般的这种 EOA 账户相比,它的无托管的性质和层面是一样的吗?
Lydia:它给你开设的账户不是 EOA 地址,就是没有给你新设立一个钱包。它是在你的钱包下面,你的钱包内置了一个 AA 的地址,这个 AA 地址它是没有私钥的,是由你的 EOA 去签名控制的。也就是每一笔 AA 地址之间的转账交易,都是你用自己的 EOA 钱包去控制的。而我们对于 EOA 钱包是完全不相关联的,我们是全程不接触你的私钥的。
Alex:理解。所以这个 EOA 钱包指的就是这个 Universal Accounts,这个 Account 本身就是我们理解上的这个 EOA 钱包?
Lydia:不是,你的 EOA 钱包就是你自己用的 Metamask 、OKX 、Rabby 这些。Universal Accounts 是我们对于整个系统的简称,它里面不仅包括在每条链上部署的 AA 地址,还包括中间的一套统一流动性跟统一 Gas 的系统。对于用户来说的话,他对他的 Universal Accounts 在 Universal Accounts SDK 发布之后的理解可能就是一个类似钱包的存在,但这底下会有一套我们部署的基础设施。
Alex:所以是不是这么理解,首先我有一个自用的常用的 EOA 钱包,我把这个 EOA 钱包跟你们的 Universal Accounts 进行了关联,关联之后我可以通过我的 EOA 钱包发起签名交易,通过你们整个 Universal Accounts 系统去调动我所有链上的那些没有私钥的 AA 钱包?所以理论上来说,我只需要通过我的 EOA 钱包跟你这个 Universal Accounts 交互就可以了,是这么理解吗?
Lydia: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你通过你的 EOA 钱包去调用 Universal Accounts 系统里面的多链的资产。
Alex:然后整个 Universal Accounts 在你们的设计里面本身是一个无许可、无托管的,对吗?
Lydia:对。
AI 与链抽象的关系
Alex:其实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我感觉 Web3 行业大的创新不多,可能新出来的所谓的这个行业的一个原语就是 Crypto AI,这是我们这一轮看到比较新的一个东西。然后我的理解是 AI 跟链抽象都在尝试帮助 Web3 用户去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更低的金融门槛,让复杂的产品变得更加简单。在你看来 AI 跟 Crypto 的这个交集、这种改善跟链抽象对于目前 Web3 的改善,它们俩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还是一种不同路线的竞争关系?
Lydia:我们在定义里面说链抽象是一种能够让用户免于手动交互的用户体验,但链抽象它的作用远远不只是 UX 的改进吧。还有一层更深远的意义,可能是大部分人没有普遍意识到的,就是流动性。链抽象它是从根本上把我们传统的行业的 TVL 模式,也就是固化的、异步的、非实时的这种需要提前把资产跨到特定链上才能用的模式,转变成一个资产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在任何链上都有相同购买力的模式。基本上是重新让流动性真正流动起来了,而流动性就是我们行业的创新的命脉吧。在链抽象的框架下面的话,公链之间的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速度,无疑是会加快的,那标准就只有一个,就是有没有优秀的应用。正是因为公链它没有办法再占山为王去构建一套重复的东西了,新链也不需要去花大量的市场预算去提前获取或千方百计地留住 TVL,而是可以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像支付、游戏、交易、创作者经济等等这些更具体的业务。这是有利于链和应用都更早、更快地去思考 PMF 这件事情的。至于 AI 的话,我们现在看到的 DeFai 的解决方案,即便是全部能够落地的话,也是集中在自动化执行这个很具体的环节里面。而 AI 要去执行的话,你得要有链上的身份跟账户系统吧。最近又开始卷多链的 AI 像 Griffain 这些,给你的 AI 在每条链上单独配一道钱包交易系统,这也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最后你会发现 AI 还是离不开账户跟链抽象,并且链抽象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理解里面,能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是要比目前的 AI 也就是 DeFai 要深远很多的。
链抽象面临的挑战
Alex:而且听下来两者更多也是不同模块之间的一个关系。如果说链抽象的服务跟它这个服务的标准最后普及了之后,大概率 AI 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各种各样的产品当中,它也是基于这个产品架构去设计的。但是我们看到其实链抽象这个概念大概发展了差不多一年多一点,甚至是可能去年的意图出来之后,可能有更长时间,但是目前似乎普及开来的速度并没有特别快。刚刚像你所说的,你们的 Universal Accounts 是通过 AA 账户的方式去跟各个链进行交互,但是现在好像蛮多的项目还没有完全支持 AA 账户这个东西。目前链抽象类项目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挑战或阻碍可能有哪些,以及目前行业里面的一个解决思路大概是怎么样的?
Lydia:其他的项目我不好说,可能他们有各种各样的 concern,比如可能跟以太坊的一些路线设计有不一样的观点之类。因为 Particle 也算是比较公认的链抽象的龙头了,我也正好加入有三个多月了,所以我就拿我加入之后遇到的工作中的实际的挑战举例子吧,我觉得可能也是比较代表性的。归根究底我觉得是用户教育。链抽象毕竟是一个新叙事,Particle 又是这个叙事里面的先行者,这两下就把我们直接框在了必须由我们去做开拓市场跟教育用户的位置上面。这可能是任何创新都必须要去面对的,我们知道很难,但是也没有害怕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可能最后历史会记住你的名字。那为什么用户教育难呢?是因为链上起量很快,用户教育没有赶上。虽然好像现在链上全都是人,但是真的你交流下来会发现,大部分用户对于区块链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少得可怜。他可能连钱包都用不利索,顶多知道我用机器人冲这个冲那个。UniversalX 它虽然已经在产品逻辑上做到极致简单了,但是还是需要用户去理解自托管这个事情,自托管是我们坚持的底线。光是这件事情就有的做了。我在 UniversalX 刚上线的时候做了很久的各种钱包的客服,就是我要去反复地跟用户讲为什么你遇到这个问题是你使用钱包的问题,甚至是网络的问题,它不是产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呢,你先去你的钱包里点这个,再点那个。然后他们有一些钱包又没有中文支持,我要告诉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要怎么去解决钱包里面这个问题。所以用户教育这个事情没有捷径。好在我们算是一个比较长期主义的团队,我们愿意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件事情上面花时间,也确实花了很多的精力跟工夫。
Alex:了解。你的判断是,现在链抽象的产品还没有普及度非常高的原因是,无论是你们成员本身还是这个链抽象的项目本身都还处在一个前期用户教育的阶段。但是其实你看像今年还是出现了很多之前籍籍无名,今年刚刚新蹦出来的,但是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用户的使用量变得非常大的产品。比较典型的就是 TG Bot 领域的很多产品,包括那个 MoonShot,大家用它去进行 MEME 的交易。它们其实可能之前也没有什么名气,就是这个周期冒出来的。那么像链抽象的产品,比如刚刚你所说的 UniversalX,其实跟它们有一定的相似度,至少都是交易场景的,怎么去理解这种用户增长的差距?
Lydia:无论是 Moonshot 还是 TG Bot,尤其是 TG Bot,整个还是自托管跟托管这件事情嘛。我们行业的用户的基础知识比较匮乏,但是他们又迫切地想在交易上面make money,所以在目前的这个历史阶段选择了托管 Bot 这个产品的形态。但是比如说某些稳定币项目,大家知道它一定会爆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样,TG Bot 出事情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没有发生在每个人的头上而已。在行业里面待了几个周期的人可能都知道资产Safety的重要性,知道要用冷钱包做资产的隔离,但是这周期新进来的,他们就可能只用过 TG Bot,某些 Bot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steal过,所以他们尚且没有这种意识。我们选择的路线是从一开始就不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觉得随着时间的发酵,Safety这个事情只会被一遍一遍地反复提及,警钟长鸣。到最后用户还是会发现,如果有一款产品,它在执行的速度上面跟 TG Bot 没有什么差距,甚至更快,这一点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了,并且还是自己去全权掌控,不需要托管,那我之后的主要的钱就是要放在这个上面,这才是我未来应该会重点使用的产品。
对链抽象的预测
Alex:理解。当然其实 TG Bot 包括很多类似的产品在这一轮周期发生的Safety事故还是比较多的,包括之前的 Banana Gun,前阵子华语区一度非常流行的 DEXX 都有被steal事件,用户也遭遇了比较大的损失。但还是不妨碍很多人在用中心化的托管式的交易类产品。当然可能只是这个事件它产生的安全风险跟产生的教训仍然不够多,导致大家尤其是新用户对于自托管这个事情仍然不够重视。那么如果要你对未来一到两年内链抽象的发展做两到三个预言的话,你可能会怎么预测?
Lydia:说是预言其实就是我的希望吧。因为咱们也认识很久了,其实从一个理性的投资人转型到创业团队的成员的话,你要做这件事情就难免会沾上其他同事或者是做创业的团队里面那种普遍的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情绪。我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可能是给我自己洗脑也给同行洗脑,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要是做投资秉持这种观念肯定早就亏麻了,但是创业的话目前看起来还行。那我相信什么呢?我相信 UniversalX 会成为现象级的大家公认的下一代的交易产品。然后我相信链抽象加交易这个场景的潜力会在 2025 年到 2026 年之间爆发。我相信未来所有的 DApp 都会以链抽象的方式构建,并且迎来更高的天花板,拥抱更棒的创新。Anyway,相信“相信的力量”。
Alex:好的,今天我们请 Lydia 来聊这个话题,她提了比较多她现在所任职的 Particle Network 的产品,典型的就是 UniversalX。但我要说一下我们这期没有接触任何的商业赞助,单纯只是来聊这个事情本身。因为链抽象成熟的产品确实不是特别多,加上 Lydia 自己所属的项目就是这个 Particle Network,所以她举例会用到比较多这个项目的例子。这边做个声明,今天提到的项目也好,产品也好,都不构成投资建议。OK,那我们今天关于链抽象这个产品类别的交流就先到这里为止,感谢 Lydia。
Lydia:谢谢大家,bye bye。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链抽象:加密生态的十亿级用户从这里来
相关推荐: Crypto x AI 明年仍将继续,为什么你应该关注“群体智能”叙事?
得益于加密技术在大规模行为编程上的独特优势,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和管理大量智能体。 作者:bebis 编译:小白导航 coderworld 人工智能真的很擅长伪装。 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发展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并吸引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