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B 超越 OKB,Bitget 公链在下什么棋?
在泛 EVM 生态的竞争中,似乎一场由exchange主导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
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5 日,BNB Chain 和 Base 分别以 57 亿美元和 38 亿美元的 TVL 在所有泛 EVM 生态中分列第二名、第三名,成功超越 Optimism、Arbitrum 等头部 L2 网络,正重新定义 EVM 网络的格局。
其实「交易所 + 公链」模式并非新鲜概念,但伴随着 Coinbase+Base 的成功实践及 Bitget+Morph、HashKey+HashKey Chain 等新生代玩家的入场,正变为行业竞争的关键武器——交易所作为流量入口,具备天然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优势,而公链则是承载应用开发和交互体验的基础设施,两者结合能够显著增强生态的纵深与闭环。
从 BNB Chain + Binance、Coinbase+Base 到 Bitget+Morph,交易所公链的兴起不仅是一场技术和资源的结合,更是一场重新定义行业格局的革命,也似乎昭示着Blockchain行业下一轮竞争的主战场正在悄然形成。
Coinbase+Base:「交易所 + 公链」回潮
为何「交易所 + 公链」这一老概念能重新焕发生机?
Base 无疑是最关键的催化因素——自从 2023 年 7 月正式开放主网以来,它不仅凭借 Coinbase 的品牌背书和用户基础迅速崛起,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消费叙事,为「交易所 + 公链」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
其中 Base 初始战略逻辑在于降低开发门槛,通过友好的开发工具和激励计划,推动更多项目加入生态,后续的成功则离不开其重点打造的「消费应用」叙事,尤其是围绕消费者场景的深度建设:
如果我们仔细了解 Base,会发现它的消费者基因十分成熟,在「meme」和「SocialFi」两条路上走出了难以复刻的竞争力,使其在没有发币预期的情况下,依旧成为 L2 领域具有超强竞争力的网络。
Meme 币效应:链上流量的「催化剂」
首先自然是 meme 领域的布局,如果我们梳理 Base 在过去一年多的热点事件,会发现隔三岔五的 meme 造富神话,成了助推资金和用户大量流入 Base 的主要抓手,几乎可以视为 Base 官方一种巧妙的「营销拉新策略」。
说白了,从 TYBG、Degen 再到 Brett 等等,Base 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财富效应拉满的「神盘」或「妖币」,从而直接拉拢一大批链上流量短期挤爆 Base,以至于以太坊主网上的不少 meme 项目甚至都要contract迁移到 Base。
且由于各种造富效应很强的 meme 接连破圈出圈,以成百上千倍的涨幅吸引Community的眼球,也使得涌入 Base 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都在围绕着 meme 币的风吹草动布局,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自证」的逻辑。
盘点下目前 Morph 生态中的 meme
SocialFi 场景:消费者交互的「破局点」
Meme 只是 Base 的一部分成功案例,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在 SocialFi 场景中的表现——无论是为其带来首波极其珍贵的爆发式Community流量 friend.tech,还是后续一度在 Web3 社交应用中处于断层式领先的 Farcaster,都让 Base 坐稳了 L2「社交新贵」地位,逐步构建了独特的生态优势。
包括近期大火的 AI Agent 应用 Clanker,本质上也是基于 Farcaster 的 AI 发币平台——将发币路径缩短到了仅需一条 Farcaster 上的推文,这种「发帖即发币」创造了更低门槛的发币方式,进一步放大了用户的参与热情。
官网信息显示,截至 11 月 27 日下午,Clanker 系统内发布的相关 Meme 币数量已经达到 9133 个,另据 Dune 数据 Clanker 目前协议收入已经达到 970 万美元,不仅展现了 Base 在 SocialFi 场景中的创新能力,也凸显了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看,Base 展现了「交易所 + 公链」模式在消费者场景上的巨大潜力,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结合交易所的流量资源与公链的技术支持,Base 不仅降低了用户和开发者的参与门槛,还通过 Meme 和 SocialFi 场景实现了生态的快速扩展,推动消费者应用场景的爆发式增长。
这一模式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流入和用户粘性,也表明了围绕消费者构建的应用叙事,正成为生态发展的助推器和链上增长的关键密码。
公链会再度成为交易所的主战场么?
而在 Base 和 BNB Chain 之外,目前交易所公链也涌现出了一些值得格外关注的新变量,包括 Biget+Morph(主打消费者场景)、HashKey + HashKey Chain(主打监管合规)等新一代玩家,这也是 CEX 们在市场竞争和监管压力下寻找新增长点的必然方向。
说白了,交易所与公链的结合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具备天然的协同效应:交易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强大的流动性,以及丰富的商务资源和市场触Xiaobai Navigation达能力,而通过公链,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注入链上生态,实现快速的生态扩展和增长。
同时交易所通过公链也可以最大化发挥其资源优势,譬如利用 Listing 将链上资产与用户需求高效对接,降低优质新资产的上市壁垒,这不仅能够为链上生态项目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用户,还能让 CEX 自身的业务更加多元化、抗风险性更强。
像前不久 Morph 推出的中心化交易所合作组织,就把 Bitget、HTX、MEXC 和 Poloniex 等在内的主流 CEX 拉到了同一面大旗下,使得联盟内的项目能在 CEX 之间获得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也为 CEX 带来了更优质的潜在链上资产 Listing 选择。
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推动了 Morph 的生态建设,也提升了联盟内交易所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于长期受限于单一 Listing 流程的传统交易所模式来说,Morph 的这一创新无疑为交易所公链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要知道 CEX 领域呈现出「一超」的长期主导局面,然而随着全球监管环境的收紧和去中心化趋势的崛起,新一线交易所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诸如 Bitget、KuCoin、MEXC 等平台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策略,赢得了大批用户基础和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看,Morph 主打消费者场景,与 Bitget 的资源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高度协同的生态闭环,这种整合不仅聚合了多家交易所的资源与力量,还可能成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格局洗牌的重要变量:
通过整合链下交易所流量与链上服务能力,二者共同打通了从链下用户获取到链上资产管理的完整路径,既可以为用户提供无缝的参与体验,也能让开发者和用户更加高效地融入生态,构建出一个独特的用户增长飞轮。
「交易所 + 公链」新变量,在下什么棋?
Base 的成功显而易见,但 Bitget+Morph 等新玩家又能否复制甚至超越这种效应?其实在技术、爆款之外,生态建设是一个 L2 能否获得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 Base 的成功案例中就可以看出,技术性能的提升和单点爆款的出现,固然可以吸引短期的关注,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更完整的生态建设,尤其是对消费者场景的深度布局。
有意思的是,在消费者场景的建设上,Bitget 和 Morph 的目标并非复制 Base 的深度叙事,而是通过更广泛的多样化应用构建生态差异化,譬如支持的链上小游戏、meme/ 社交应用和预测市场、流支付等创新产品,试图以消费者为中心来构建差异化的生态图景,打破传统 L2 构建模式。
譬如目前 Morph 主网上线后已开放的 DApp 中,除了跨链桥、流动性协议、借贷协议以及 NFT 交易市场等常规链上协议之外,还包含诸如 KaBoom、Soccersm 等消费者 & Social 类型的 DApp.
以其中 Meme Token生态系统 KaBoom 为例,它通过为用户提供便捷的Token交易与管理功能,在 Morph 链上实际上扮演了流动性中心与财富密码集散地的核心角色,也使得 Morph 能够承接来自其他链的流量,吸引用户体验更高效的资产管理与链上互动。
这就让 Morph 不仅满足了用户多链交互的需求,还让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将多链场景融入应用设计中,而其附带的 SocialFi 功能,则进一步深化了用户参与和链上价值捕获。
总的来看,Morph 并未将消费者叙事局限于单一场景,这些多元化的 Consumer DApp 共同推动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多元生态闭环的形成,不仅提升了用户的链上粘性,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构建场景。
说白了,Morph 的战略核心在于通过 Kaboom 等工具的创新设计,吸引更多普通用户和开发者进入其生态,从 Kaboom 的设计思路和 Morph 的生态叙事中,可以推测 Bitget 和 Morph 的联合布局,不仅限于一次单纯的 L2 构建,更可能是一场针对未来Blockchain格局的全方位战略。
毕竟加密与 Web3 世界不只有金融用例,Web3 下一波增量用户的真正突破口,可能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传统方式,比如愈发无聊的空投,或者已经让用户疲劳的短期营销手段,因为这些方式往往无法真正维系用户的长期参与和价值创造。
反而真正的用户增长来源,或许应该是通过真实的消费者场景——每一个消费者都有独立的wallet地址,背后是真实现金流的联系,因此 Kaboom 这类 Consumer Dapp 的设计意图非常清晰,即通过低门槛的工具和跨链的支持,将更广泛的用户基础带入 Morph 的生态。
这一策略也可以有效地将 Bitget 的交易所流量转化为链上生态的长期用户资源,而通过 Bitget 的 Listing 优势和市场推广能力,Morph 能够将其生态内容更高效地推向更广泛的市场,也为 Morph 在消费者场景中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保障。
summary
「交易所 + 公链」这一模式,正在成为Blockchain行业的新兴战场,它们的结合也是一种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这在 Base 和 Morph 的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该模式的核心竞争点归根结底在于谁能更高效地整合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链上场景的实际价值,所以 Bitget/Morph 能否在用户体验、开发者支持和市场协同上展现出强大的差异化优势,决定了其能否为「交易所 + 公链」模式开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未来,这一模式是否会进一步巩固 CEX 的核心地位?又会对 DEX 和去中心化生态造成怎样的挑战?而 Bitget/Morph 等新玩家能否超越 Base,定义这一模式的未来?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答案或许就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揭晓。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BGB 超越 OKB,Bitget 公链在下什么棋?
相关推荐: 洞悉经济脉搏,携手 XT 抢占加密市场先机:每周重点日历
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在波动中捕捉交易机会的策略。 本周的经济热点——消费者信心、通胀数据和就业市场动态——已经引发了比特币、以太坊以及其他山寨币的剧烈波动。你的交易策略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展望下周,市场又将迎来哪些变化? 掌握加密市场先机:本周的关键事件 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