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 market gold: DeFi Degen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y's bottom-of-the-box practical strategy

All articles1年前 (2023)更新 wyatt
114 0 0
聪明的 DeFi 玩家都在关注哪些赛道?这个行业最具潜力和确定性最高的 Alpha 又是哪些?

「即使在漫长的加密熊市中,也有可能获得稳健的收益,如果你对加密行业有足够深刻的认知,甚至可以在一次次加密事件中套利获得超额的收益回报。」Cob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神鱼这样总结了过去一年中自己超额收益的来源。

而另一位嘉宾BenmoCommunity的超级君作为深藏不露的实战高手,更是直言「自己从来不看行情,也从没对任何新的趋势和项目感到兴奋,我只看有没有套利机会出现」,可以说是非常专注的事件驱动型高手了。

与超级君不同,来Xiaobai Navigation自 DeFiance Capital 的 CEO Arthur 则谈到了一个让他兴奋的项目——最近大火的社交应用 friend.tech,毫不吝惜地盛赞其为继 YFI 后最让人兴奋的应用。

以上这些内容摘录自9月11日由 Cobo 主办、NEO协办的「Singapore DeFi Day 」一次实战高手云集的圆桌分享,Cob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神鱼、DeFiance CapitalCEO Arthur , Benmo Community创始人超级君,Tokka Labs CEO Wee Howe Ang,iZUMi Finance 联合创始人 Jimmy 和 Solv Protocol CEO Ryan等多位一线行业大佬和 DeFi 专家,围绕「DeFi 的收益机会与挑战」产生了高质量的讨论和对话,话题涉及去年一年中大家的基础收益和超额收益来源,在各自领域碰到了哪些风险,有哪些新的令人兴奋的趋势wait.

熊市掘金:来自华人区 DeFi Degen 压箱底的实战策略

在这次活动中,Cob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神鱼总结了过去一年 Cobo Argus 新推出的功能,所有这些新功能都是围绕自己作为一个 DeFi 大户的切身需求而生,那就是「睡一个好觉」.

本次对话内容篇幅较长,以上总结无法覆盖全面,想知道这些聪明的 DeFi 玩家都在关注哪些赛道?这个行业最具潜力和确定性最高的 Alpha 又是哪些?以及大家最感兴趣的关注点——对明年行情的展望和盈利预期有多高,请看以下精华观点整理:

关于基础收益和超额收益来源

超级君:

首先,基础收益主要还是来自 DeFi 挖矿。以太坊上的 PoS 利息,大概可产生 4%~5% 的基础收益,MakerDAO 上 DAI 产生 5% 的美债收益,两项加起来就是税债双收,再叠加 DeFi 流动性挖矿奖励,会是一个不错的基础收益,这也是当时我们的一个挖提卖策略。

超额收益部分,主要来自事件驱动的链上套利和熊市折价购买锁仓的Token套利。

神鱼:

基础收益来自于以太坊 PoS 收益+链上美债收益。

超额收益部分,整个Blockchain还是一个事件驱动型的市场,会有各种各样的事件产生的收益机会,如果你对事物的本质和协议运行理解比较深的话,那么当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套利机会,如果有足够的认知,还是不错的一次收益增强。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再叠加杠杆工具或者衍生品工具把收益放大,还是比较容易地做到年化 5% 以上的回报。

Wee Howe Ang

基础收益主要还是来自于大币种的交易,虽然跟去年相比主流币的价格波动性变小了,但整体收益还是是正向的。

超额收益部分,主要来自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的小币种价差套利。

Jimmy

超额收益来源主要来自于空投和 meme token。

空投:通过提供流动性可以挣到各种各样的手续费,获得比传统挖矿收益更高的(2~3倍)收益机会。

meme token 收益:在早期,链上机器人可以冲进去, 哪怕冲进去时只有10美元的成本,提出来的时候也有 1 万美元了。

不管是空投还是 meme token 都属于是一种资产创造。在做这类交易本质上是在做信息跟资产流动性的搬运工,只要你离资产发行足够近,不管是公链的空投还是原生在这些公链上发行的 meme token,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增长。

Ryan

第一个收益来源,是各种公链上面的红利,上面的一些优质的早期项目和空投机会。第二个是链上的 PerpDEX 产生的手续费,再去中心化exchange去对冲,会是一个局部的短期的 Alpha 机会。

Arthur

整体来说,Web3 一级市场投资回报率的分布越来越像 Web2了,如果没有投到某个赛道中前三的头部项目的话,可能完全没有回报率。

在目前这个阶段,相比一级投资,二级投资可以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进行策略调整。因此,今年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投二级的新基金,可以更好地根据市场反馈去做投资。

今年 DeFi 回报率还是存在,但风险变高了,我们投资 DeFi 会更加谨慎,只有看到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才会选择进场。

于风险和收益

链上衍生品的风险

Ryan

第一类是是智能contract层面的黑客攻击风险;第二类是操作层面的风险;第三类则是投资策略的风险。

第二类操作风险是Cobo Argus 可以解决的,对于我们这类衍生品交易来说,在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的套利策略时,可能出现同步延迟的问题,这就需要很多专业性的策略。通过Cobo Argus 的权限访问控制方案可以进行风险隔离,将业务委托给专业人士操作,同时确保有限的权限来保证资产的Safetysex.这意味着,无论是资产所有者自己操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代操作,都可以保证操作是Safetyof.

DEX 的风险

Jimmy

为了保证Safety性,我们会挑选体量较大、技术方案比较成熟或相对比较大的新兴公链。

作为 DEX,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跨链桥的风险,因为用户在操作时会涉及资金跨链交易的部分,本质上相当于把资产留在了它的官方桥,或者是第三方提供的跨链桥,然后拿到一个这条链官方/第三方桥发行的映射资产,如何保证自己存入的资产能够取出来,这里存在一个跨链桥的资产赎回风险。

从这个点来看,可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规避,主要看这条链本身的机制以及相应的审计,以及这条链的 TVL 有多少。

高频交易的风险和风控

Wee Howe Ang

主要是智能contract的风险,因为我们交易的主要是小币种,很多小币种和相关协议的风险都出在智能合约上,很难分析出来。现在市场上缺乏一个完整的架构来评估这方面的风险。

目前比较好的风控方案

神鱼

之前很多资金挖 DeFi 时,很难委托给下属或者第三方,因为资产规模太大,权限分配复杂。针对这个痛点,经过一到两年左右的积累,Cobo 今年通过 Argus 系统实现了可在合约参数级别做一些颗粒度极细的风控,资金放在多签wallet里,然后将有限的权限分配给不同的人,资金的实际所有者就不用管得特别的细了,这样不同的单签用户被分配到这个权限,可以自定义地去进行权限内的操作,CTO 和 CIO 等高管就无需管理投资的操作细节,极大地释放了这些高管的精力。

第二个层面,过去很久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链上Safety异动都是出现在半夜,让人睡不好。DeFi 今年也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有大量安全事故发生,甚至编程语言本身被 hack 了。作为一个 DeFi 用户,我们必须要时刻监控一些链上指标,基本上手机 7*24 小时都是被各种各样不同优先级的警报提醒,而且由于黑客和我们有时差,倾向于选择周末或者半夜进行攻击,大量警报经常是半夜响起,半夜爬起来还不太清醒的情况下,你得去搞清楚这是什么情况,然后去解决和处理。

在这样一个切身感受到的痛点下,我们做了一些解决方案,通过将权限颗粒度分得非常细,让机器人去自动 7*24 小时监控各种各样的链上异动,同时建立风险执行的一些策略。通过将特定操作的权限分配给在线机器人,进行链上异动观测,一旦发生任何风吹草动,进行即时撤退,第一时间把资产从池子里面撤回多签,可以很好地解决睡眠质量问题。

总结下来,一个是 给 DeFi 基金做分权——不同的团队成员去获取到相应权限,能去执行一些更高效的操作,这个层面我们取得了一个突破;同时,我们内部做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去保证资产的安全,尽可能提高收益率。过去可能为了睡好觉,杠杆率不敢拉得很高,但现在有了这些机器人,杠杆率就可以相对地调高一些了,因为机器人会帮你来处理这些操作。

关于DeFi 投资/挖矿的风险

Arthur

DeFi 挖矿不只看回报率,还要注意 Risk Adjustment,有一些协议比较复杂,你不止承担了这个协议本身的风险,还要承担协议之外的风险。今年来看 DeFi 挖矿回报率还是很可观的,风险也不大,如果看好一个项目就直接买币,一般越是经过时间验证的协议和平台越安全。

关于行情预测和新的趋势

Arthur

如果以 TVL 作为指标的话,现在 TVL大 概 40~50 亿美元,一年之后是 100 亿 – 1000 多亿美元区间。未来发展取决于能把多少现实世界的资产带进来,我觉得有3个有潜力的赛道,分别是去中心化合约交易、Liquid Staking 和现实资产。明年这个时间点以太坊至少 3000USDT。

神鱼

现在这个阶段有一个大的方向,就是资产交易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发展,尤其是经历了 FTX 这一系列事件后,几乎成为行业共识。

第二点对这个行业增长比较重要的,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用户增长,一个是传统法币资金的流入。后者更多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关于用户增长,未来几年,随着性能解决、二层网络的推出以及智能wallet的发展,用户可以无感知底层Blockchain技术和私钥加密原理,就能拥有一个Blockchain钱包账号,跟Blockchain做交互。虽然现在标准协议层还没有统一,但可以带入大量增量用户,钱在哪里现在还看不清楚,但用户入口作为一个大方向还是比较清晰的。

明年的这个时间,比特币已经减半了,比特币会在一个 40000+ 这样一个位置,4 万到 6 万的区间范围内,ETH 应该差不多是同样的倍数。

Wee Howe Ang

看好 Intent based 这种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提升 Web3 的交易体验,让其有机会和 Web2 竞争,甚至可能超过它。

关于新的机会,整体还要看整个基础设施的发展之后,是否能带来一些创新的应用。

下一个周期,主流币要看资金的流入和杠杆率。决定主流资产未来价格的一个关键点是有没有新兴资产的诞生。

震荡期结束之后,到明年这个时间点的高点,以太坊会到 2000~3000 USDT。

观众提问

请问神鱼,有一种声音说 Unibot 这种这种新型的交易模式会取代 CEX,你如何看待 Unibot 这种新型的机器人交易产品?以及如何看待 dYdX 这种衍生品交易平台做一个单独的 Layer 1?

神鱼

Unibot 的机制在当下阶段很好地解决了用户体验问题,它给用户提供了另一个入口,通过一个简单的机器人交互界面,让普通用户无需处理复杂的密码学知识,也无需学习如何妥善保管资产,即可进行 DeFi 操作。但它的安全性存在问题,尤其是私钥保护。我认为,这种通过 Bot 改造交易界面的方向是对的,但在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如何提升安全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到目前 Telegram 在Blockchain上的一些开发和建设,这个方向还会继续迭代,未来还会进化出新的交互方式。

dYdX 本质上是把交易撮合放在链下,然后把交易的结算放在链上,这个方式很好地结合了中心化exchange性能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实时交割的特性,但有没有必要自己做一个 Layer 1,我个人是存疑的。

请问 Arthur 如何看待 friend.tech 最近的火爆?

Arthur

我个人非常看好 friend.tech,我觉得这是自 YFI 挖矿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个产品.

friend.tech 解决了社交网络最难解决的问题——冷启动难题。此外,通过经济模式的创新为你筛选了真「朋友」,只有那些真的想要和你互动以及认为你的内容有价值的人才会花钱购买你的 Key。

另外,friend.tech 采用了 Web2 前端,允许用户使用电子邮件或手机号码来注册,降低了准入门槛,但同时保证用户拥有钱包控制权。虽然 friend.tech 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后期都是可以解决的。

目前为止,friend.tech 还只是一个比较新的产品,考虑到目前的 TVL才2,000万,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TVL 达到5,000万应该不是问题。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Bear market gold: DeFi Degen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y's bottom-of-the-box practical strategy

Related recommendation: Pantera Capital investment methodology: How to evaluate the crypto market through fundamentals and macro environment?

The maturity of the digital asset sector may be similar to the inflection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cryptocurrencyThere have been some positive developments in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We are all aware of the 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s ruling on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and…

share to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