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Flow Research: 4 月 PayFi 行业全景分析报告
作者:PolyFlow
尽管市场对 PayFi 话题持续热议,其底层仍高度依赖稳定币的大规模应用。从4月市场来看,随着美国新监管框架逐步明确,越来越多金融科技巨头正入场布局,无论是参与稳定币发行、自建稳定币支付网络,还是通过投资并购切入赛道,Fintech 企业有望主导未来稳定币市场,也进一步推动 PayFi 场景落地。以下是本月重点观察。
数据洞察
Citi GP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稳定币流通总量已突破2300亿美元,同比2024年4月增长54%。目前市场主要由两大巨头 Tether (USDT) 与 USD Coin (USDC) 占据,二者在交易量及交易额方面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
近年来,稳定币交易量持续高速增长,经调整后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稳定币月交易量已达6500亿至7000亿美元,几乎是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同期水平的两倍,主要应用仍集中在支撑加密货币交易生态。
除了在加密交易领域的作用,稳定币也逐渐成为跨境支付体系中的关键工具。Citi GPS 报告指出,稳定币的交易规模未来有望超过现有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交易量,尽管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趋势明确。
正如普华永道美国及全球数字资产负责人 Matt Blumenfeld 所言,未来将有更多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入局。美元稳定币预计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而参与者数量将取决于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产品多样性,未来稳定币赛道的竞争格局或将超过现有卡组织体系。
金融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美国数字资产监管环境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支付、资金流转和资产管理方式。新任 SEC 主席 Paul S. Atkins 有望为加密行业带来更清晰的监管预期,受到行业积极欢迎。
a16z 表示,稳定币已达到可彻底改变全球支付体系的普及度,如同 WhatsApp 颠覆国际通信。当前,金融巨头正集结入场,争夺稳定币支付市场。
Circle 支付网络
USDC 发行方 Circle正式发布 Circle Payments Network(CPN),旨在解决跨境支付长期存在的中间层多、合规复杂、法域割裂等问题,尤其面向新兴市场,提供高效、现代化支付方案。
CPN 打造互联网式支付体验,实现资金全球实时结算,同时保障合规,包括牌照、AML/CFT、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等。首批合作对象涵盖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及汇款服务商与 USDC 战略伙伴,未来希望与 Mastercard、Visa 等传统支付网络正面对抗。
此外,CPN 基于智能合约和模块化 API,支持第三方开发者构建多样化金融服务场景,目前已与 Banco Santander、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渣打银行等全球大型银行合作。
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 表示,CPN 将把汇款简化至如同发送电子邮件一般便捷,这不仅巩固了 Circle 在全球金融服务领域的地位,也验证了稳定币高效、合规、实时支付的变革价值。
Stripe 稳定币应用
Stripe 推出基于 AI 与稳定币的新产品组合,助力企业支付增长。其 Payments Foundation Model 依托数百亿笔交易数据,提升反欺诈与支付授权率,尤其擅长识别卡测试攻击。
同时,Stripe 推出 Stablecoin Financial Accounts,支持企业在101个国家使用稳定币(现支持 USDC 与 USDB,未来将扩展至更多币种)进行支付。此外,通过 Bridge 平台与 Visa 合作,发行绑定稳定币钱包的银行卡,让用户在接受 Visa 的商户直接消费稳定币。Bridge CEO Zach Abrams 称,这一创新是将稳定币融入日常支付的重要步骤。
Stripe CEO Patrick Collison 强调,AI 与稳定币正快速释放业务红利。2024年,AI 功能助力 Stripe 支付总量增长38%。
Global Dollar Network(USDG)
Visa 正计划加入由美国合规稳定币发行方 Paxos 牵头的 Global Dollar Network(USDG)联盟,成为首家参与该联盟的传统金融机构。该联盟汇集 Robinhood、Kraken、Galaxy Digital、Anchorage Digital、Bullish、Nuvei 等头部企业,专注于提升稳定币互通性、流动性及收益共享机制。
USDG 于去年11月推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旨在提升稳定币全球应用率,同时为合作方带来经济收益。如今,稳定币正从加密交易工具向 B2B支付、资本市场结算、财资管理等实用型金融基础设施演进。Visa 此举也呼应其在数字支付领域的长期战略。
银行业牌争夺战
随着传统银行收紧对加密客户的服务,Circle、Paxos、Coinbase 等头部企业纷纷申请银行牌照,计划进入受监管银行体系,获取客户存款、托管稳定币储备、以及提供银行服务资格。Stripe 亦已申请特别银行牌照,延续 Fiserv 早前的探索路径。
支付企业争取牌照,意在降低交易成本、扩展业务边界、以及绕开传统银行体系限制。加密企业成为合规银行后,将更易获得大型企业客户信任,未来 Fortune 500 企业或将与稳定、受监管的加密服务商开展更深度合作。企业决策者需关注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趋势,做好布局准备。
四月投融资趋势
-
Tether 投资 Fizen
2025年4月15日,Tether 战略投资专注于自托管钱包与数字支付的金融科技公司 Fizen,助力优化数字资产支付体验。Fizen 致力于解决无银行账户人群支付困境,提升区块链基础设施,并将稳定币融入更多支付场景,实现扫码及POS机实时法币结算。预计到2024年,全球扫码支付规模将突破3万亿美元,Tether 与 Fizen 的合作有望加速稳定币支付普及。
-
Inflow 完成1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Inflow 获得 AllianceDAO、Rockstart、GnosisVC 等投资,致力于为新兴市场自由职业者及小微企业提供低费用、实时结算的全球支付方案。其平台将大幅降低国际支付手续费与到账时间,保障用户资金自由。
-
Zar 融资700万美元
Zar 获得 Dragonfly Capital、a16z 等投资,计划在28万个全球移动支付代理点,提供现金换稳定币服务,满足跨境支付、抗通胀需求。目前已有近10万客户与7000家商户预约注册,服务覆盖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尼日利亚、黎巴嫩、阿根廷等20国。客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现金兑换稳定币,并直接到账数字钱包。
四月总结
随着美国监管持续友好,越来越多金融科技巨头进军稳定币赛道。Circle 稳居25%以上稳定币市场份额,持续扩展支付网络;Stripe 收购 Bridge 后,全面整合稳定币支付。
稳定币市场正从“新玩家跑马圈地”阶段,进入“支付渠道控制权”竞争。稳定币优势不止于发行方,关键在于货币使用场景掌控。资金正加速流向支付落地应用,谁能主导支付场景,谁将在稳定币生态占据主导地位。
关于 PolyFlow
PolyFlow 是连接现实世界资产(RWA)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创新 PayFi 协议,作为 PayFi 网络的基础设施层,PolyFlow 融合传统支付、加密支付与 DeFi,服务于真实支付场景,提供合规、安全、可扩展的金融基础设施,推动新金融范式和行业标准建立。
了解更多:X|Telegram|Medium| DAPP| 官网
媒体联络
E-mail: media@polyflow.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