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Alliance DAO 合伙人 qw:Crypto 创业者正逃向 AI,90% 的 Crypto+AI 都是伪命题

本轮周期最成功的加密 VC 之一,怎么应对 Crypto 与 AI 的「跨界投资」?

采访:Jack,BlockBeats

编辑:Zhouzhou,BlockBeats

这轮周期,加密领域「活得最好」的一级投资机构当属 AllianceDAO 了,至少在散户口中,它仍然是那个「孵化出 10 亿美元营收应用」的黑马 VC。当前加密市场一级惨淡,基金管理人在社交媒体上拿 IRR 和 DPI 争相比惨,面对未来,有的基金「枪口哑火」转做二级,有的基金停止运营不再募资。在这个时间点,AllianceDAO 的创始合伙人 Qiao Wang 说:我们要增加投资,变得更加激进。

当然,Alliance 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盲目「他人恐惧我贪婪」。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叙事坍塌的 Web3 世界,和一个人才不断流失的加密行业。在 Crypto 与 AI 的岔路口,一家垂类 VC 怎么做出选择?如何定位自己?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 Qiao Wang 真正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不过好在他明白:「这个行业里大多数 VC,不懂怎么投应用层。」

「最懂中国」的美元 VC,聊 5 分钟就决定是否「扣扳机」

从「川普吹」到「川普黑」,过去几个月对美国政界态度变化最大的群体,可能就是币圈人了。自从特朗普发行 meme 币 $TRUMP 后,行业流动性开始走向枯竭,从 11 月特朗普当选后便持续升温的看涨情绪也逐渐消弭,而解放日的「关税黑天鹅」成了币圈 180 度态度大反转的导火索。

现在,许多币圈人成了宏观经济的忠实爱好者,没有人再关心市场上被低估的优质标的,或者「未来的加密叙事」,据行业媒体统计报道,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也将至几年来的历史冰点。但 AllianceDAO 决定投更多项目,为做到这一点,他现在和创业团队聊 5 分钟就能给出自己的判断。

BlockBeats:作为一家加密风头机构的创始合伙人,您近来会经常考虑宏观环境变化对自己的公司将造成的影响吗?

Qiao Wang:作为一家精益的初创企业,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不大。我们本来花钱就不多,精力有限时还是那些开支。只要管理理念保持精益,影响就很小。

但我认为,中美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互相不理解。这种不理解是根本性的。比如,美国对中国的加税政策,以为能迫使中国让步,但这完全误判了形势。2018 年这种策略可能有效,但现在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已大幅降低,经济也在转型,主动减少了对美依赖。

此外,贸易战反而让国内更团结。经济可能有压力,但外部威胁让大家凝聚起来。美国把这件事完全搞砸了。当然,我不是专家,只是基于观察的理解,希望大家多学习。

BlockBeats:这种不理解在英文加密社区有体现吗?对加密行业的影响大不大?

Qiao Wang:这种不理解确实根深蒂固。美国过去十几年,从政府到媒体再到社会,普遍把中国视为「敌人」而非竞争对手。这种零和思维——「中国赢我们就输」——主导了政策、文化和社会决策,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从上到下都存在,是一时半会改不了的。

加密行业的情况好一些。大多数从业者更聪明,对世界的认知比普通美国人更全面。我接触的人中,他们通常把中国视为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而非敌人。这与美国主流媒体和政府的看法不同,普通美国人多受媒体影响,把中国当成威胁。

中长期看,宏观经济对加密行业的直接影响不大。短期会有波动,因为市场会随美股波动。但特朗普之前签署的几个行政命令对加密行业非常利好,整体是积极的。对我们的事业来说,重点还是寻找好项目,宏观波动不会改变我们的投资逻辑。

BlockBeats:很多人认为美股走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BTC 的走势,也有很多人认为全球 M2 是 BTC 价格的主导要素。您对加密市场今年的表现有何预期?

Qiao Wang:我对加密市场的短期走势没有强烈判断,因为存在两股相反力量。一方面,美股短期(3-6 个月)可能因经济衰退或通胀数据显现而下跌,拖累加密市场。尤其是美股当前估值很高,3-6 个月可能下行。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在增加,比如印钱,这可能推高加密资产价格。这两股力量谁更强,我无法预测。所以,我对加密短期没明确看法,但美股大概率会跌。

M2 的计算方式因人而异,比如是否包括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数据。但整体来看,全球 M2 在上涨,加密资产的长期走势与 M2 高度相关。短期内,其他因素如美股波动可能更主导市场。

BlockBeats:从媒体报道的数据看,近几个月以来加密市场一级投资活动已降至冰点。AllianceDAO 本身能感受到这种「降温变化」吗?

Qiao Wang:过去一两年,加密行业一级市场的 VC 投资基本持平。如果二级市场(比如币价)上涨而一级市场不动,说明一级市场表现不如二级市场。一旦二级市场下跌,一级市场可能跌得更惨,未来一两个季度可能继续下行。但 Alliance 的孵化营不受其他 VC 投资数量影响。如果市场投资减少,我们反而可能投更多。关键是有没有好项目,没有好项目我们不会盲目投资。

BlockBeats:在产品创业和孵化方面,AllianceDAO 一直有独特的方法论,尤其在此前 MEME 热潮时表现突出。现在,MEME 周期似乎已被判定为「过去式」,您会反思自己之前的投资和孵化策略吗?

Qiao Wang:我们每天都在复盘和反思,但整体投资方法不会因某个赛道衰退而改变。我们关注优秀团队和有潜力的方向。过去一年,我们优化了决策流程:以前会与团队聊一小时,分两次深入讨论。

现在发现,仔细审阅申请材料后,20 分钟沟通就够,24 小时内决定。因为早期信息有限,直觉和行业经验更重要。核心是团队的逻辑清晰度、表达能力,以及对成功的渴望,这些往往 5 分钟就能感知。

BlockBeats:5 分钟判断团队潜力,您主要看哪些细节?

Qiao Wang:首先是逻辑清晰,能把复杂问题讲得简单。其次是热情,感受到他们真心想把事情做成。剩下时间主要是了解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或项目细节,但团队的整体感觉 5 分钟基本就能确定。在最早期,团队的方向或赛道可能不明确,这些不是关键因素。

Crypto 创业者「逃」向 AI

前段时间,IOSG 创始合伙人 Jocy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自己投资组合里又一个项目转型去做 AI,并表达了对加密行业前景的担忧。

「Crypto 创业者正逃向 AI」,这是一句令人伤心的话,但它的确是事实。Qiao Wang 也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在最新一期 AllianceDAO 孵化营中,有三分之一的项目是纯 AI 创业团队,而在此前一期孵化营,纯 AI 项目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这期间,还有不少项目都转向 AI 领域。

对话 Alliance DAO 合伙人 qw:Crypto 创业者正逃向 AI,90% 的 Crypto+AI 都是伪命题

加密 VC「被迫」入局 AI 领域投资或许正成为行业愈发普遍的现象,当自己的投资组合里莫名多出不少 AI 创业者时,基金管理人们似乎必须思考:自己在 AI 领域有什么优势?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基金?

加密 VC「被迫」入局 AI 投资

BlockBeats:这轮周期,很多基金管理人提到自己投资组合中的许多项目都转型做了 AI。AllianceDAO 有类似的情况吗?

Qiao Wang:我们最新一期孵化营有 25 个项目,约 1/3 与 AI 相关。一部分团队一开始就做纯 AI 项目,另一部分原本做加密项目,后来转型。他们选择我们,主要是因为团队有加密行业背景,了解我们的孵化模式。

BlockBeats:纯 AI 项目为何会选择加密领域的机构作为孵化平台?

Qiao Wang:这些团队之前在加密行业工作或创业,现在想做 AI,恰好知道我们,就申请了我们的项目。他们做的 AI 项目多是垂直领域应用,比如教育、法律或广告,行业经验比 AI 技术背景更重要。

BlockBeats:这种转型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出现?

Qiao Wang:过去半年左右,从去年底开始。

BlockBeats:这个转型的过程,是团队自己做出决定后给您通知,还是在与您的交流中一起做决定?

Qiao Wang:有些团队他们自己有非常强的想法,先做了决定,然后再来和我沟通。而有一些团队,他们会先想和我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意见,甚至如果我觉得他们在某个领域对用户、市场非常了解,我会给他们一些 AI 的 idea。然后我们一起商量下一步该做什么。所以,基本上两种情况都有。

BlockBeats:过去 Web3 热潮刚出现时,许多互联网团队很多团队追风口,现在 Crypto 的创业者又追逐 AI 热潮,您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在进行「风口套利」?对那些认真转型做 AI 的创业团队,又是否会对其成功率有担忧?

Qiao Wang:我们非常警惕这个问题。2021 年 Web2 转 Web3 时,我们投了一些项目,后来发现部分团队只是追风口。现在与 AI 团队沟通,我们会深入探讨产品细节、目标市场、用户痛点,以及他们为何做这个项目。核心是判断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行业,是否解决真实问题。最好是团队为自己解决痛点,这种动机最真实。

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解决的问题不存在。Web2 转 Web3 的团队常假设市场有需求,但实际未必。现在与 AI 团队沟通,我们最关注的是:目标用户是谁?痛点是什么?如何验证痛点?最理想的情况是团队解决自身问题,因为他们最了解痛点的真实性。

比如我们投的一个团队,背景是 Uniswap 的产品经理,发现 TikTok 广告成本高,用 AI 大幅降低成本,这就是痛点驱动的创业。而且有的人他觉得如果我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就非常难受,因为我自己就有这个问题,所以他必须得去解决这个问题。

BlockBeats:有创业者担忧大模型迭代可能让垂直应用失去价值。您如何看待对 AI 项目的投资逻辑,它与加密投资有何不同?

Qiao Wang:关键是项目能否提供大模型无法替代的价值,比如独特用户体验或独家数据。以 Cursor 为例,它用 AI 辅助写代码,尽管依赖大模型,但通过开发者数据和优化的用户体验,价值随大模型迭代而提升。

我们投资 AI 应用时,关注团队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解决真实痛点的能力,而非单纯技术背景。主要是围绕产品和市场:目标用户是谁?解决什么痛点?为何选择这个市场?市场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每个项目不同,问题很具体,目的是确认他们是否深入思考,是否真正理解用户需求。

BlockBeats:在您看来,大多数转型做 AI 的创业团队,最主要的驱动力是什么?

Qiao Wang:是的,主要是对机会和风口的把握。而且他们做这个事情本身也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一点非常重要。

BlockBeats:「有意思」具体是指什么?

Qiao Wang:有意思是指他们觉得这个技术本身很有趣,而且它能解决用户的痛点。比如说,Crypto 过去十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团队并没有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

但是在 AI 领域,他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真正的痛点,觉得 AI 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他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明白了吧?你看,像你刚才提到的,很多大厂出来,比如腾讯,他们做的产品很强,市场推广也很快,但最终还是要依赖发币。其实很明显,这并不是在解决真正的问题,而只是为了赚钱。

BlockBeats:创业队友或友军「投靠 AI」是否会影响您投资组合中其他加密创业者的气势和信心?

Qiao Wang:是的,这肯定是会有影响的。每一个在 Crypto 领域创业的人,都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可能是身边朋友的影响,也可能是舆论的影响。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想一想:我为什么还在做 Crypto?为什么没有去做 AI?这种心理其实很正常。

BlockBeats:Crypto 创业者似乎正对 AI 展现出当年互联网创业者对「Web3」和「元宇宙」所展现出相似的热情。

Qiao Wang:是的,上一轮周期有两个主流叙事,一个是元宇宙,一个是 Web3 元宇宙。我一直觉得那是一个『假叙事』,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真正有意思的东西。不过,Web3 当时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现在我仍然觉得很有意思。

Web3 做了一个我认为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这本质上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它不能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像 Twitter 或 Facebook 这样的公司。不过,可能当时用户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对这个事情有特别大的需求,或者说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层次。

从 Crypto 垂类到泛科技,Alliance 重新思考 Branding 问题

BlockBeats:在所投项目转型 AI 后,它们在融资模式和金额上是否需要有调整?

Qiao Wang:在应用层面,其实融资模式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我觉得 AI 在过去这几年,真正的第一个 killer app,是显著提升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

你可能看到我最近发的一些文章,我从 ChatGPT 刚出来那会儿——大概是 2021 年 11 月开始,就陆续问我们投资的团队一个问题:AI 对你们的工程效率提升有多大?

在刚开始那几个月,他们的回答是效率提升大概在 20% 到 50% 之间。但我每年都会追踪这个问题,最近一次是一两个月前,我再问他们,他们的回答是:提升到了 2 到 4 倍。从最初的 20%-50% 到现在的 2-4 倍,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变化。

所以,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那未来 5 到 10 年里,创业者所需要的资金其实会越来越少。因为一个工程师,可能能完成过去四个工程师才能完成的工作。基于这个判断,我们现在的投资理念也变得很简单:我们给你 50 万美金,你带着两三个人去做,两三个人可以坚持个两年左右,应该就足够你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然后当你找到了 product-market fit,要么你已经开始赚钱了,可以开始招更多的人。要么你去融资也会更容易,融一轮 Series A 或者偏后期一点的种子轮,再去招人、做规模化。在这方面,其实无论是 AI 项目还是 Crypto 项目,只要是做应用层的,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然,如果你做的是更底层、更基础设施类的东西,那确实可能需要更多的钱,对吧?

BlockBeats:现在 AllianceDAO 有转型 AI 并成功找到 PMF 的案例吗?

Qiao Wang:我对 product-market fit 的定义其实是比较严格的。在我看来,真正的 product-market fit 是指你的产品每周或者每月的增长率能稳定在 10% 到 30%,甚至更高。同时,你已经开始实现年收入七位数甚至更高。

而且最关键的是,用户的需求是源源不断地涌进来,甚至多到你团队都很难应对,这种状态我才认为是达到了 PMF。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的话,目前从 Crypto 转型做 AI,并且真的达到这种 level 的项目,我目前还没有见过。

BlockBeats:是因为这些团队刚刚起步?还是说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

Qiao Wang: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刚刚起步。其实从 Crypto 转型去做 AI,是最近半年左右才开始的趋势,所以他们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去真正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而且现在 AI 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卷」得不得了。几乎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团队在做类似的事情,竞争非常激烈。

BlockBeats:回到 AllianceDAO 本身,这是一个专注加密领域的投资机构,但现在投资组合里有了一批纯 AI 创业团队后,您是否会思考一些关于品牌定位的问题?

Qiao Wang:会思考一些 branding 的问题,然后我们正在正在逐渐改进我们的 branding。最终我们想做一个加速器继续做 Crypto,但是也会做 Crypto 以外的。

因为其实科技它永远都是就是一浪接一浪的那种感觉,然后每一浪可能会 5 到 10 年,可能更长一些,但是这一浪过去了,这个投资机会可能就没有在最早期的时候多了,所以你这时候要看下一浪是什么,于是最终我们会做各个领域的加速器。

BlockBeats:当加密 VC 涉足 AI 领域,您是否会觉得自己面临的风险系数变高了?另外,这种创业者「出逃」的现象是否也会影响你个人对行业的信心?

Qiao Wang:我并没有觉得风险系数更高,虽然 AI 确实竞争激烈,但它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趋势。我觉得这个趋势可能比加密货币要大一个量级。

所以,从整体上看,我并没有觉得风险系数更高。至于 AI 对加密货币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亲眼见到很多加密货币的创业者转向做 AI 了。就我个人的感觉以及从数据上来看,确实有不少人才流失到了 AI 领域。

「每一个从 AI 转向 Crypto 的创业者,我们都投了」

BlockBeats:会不会担心这样一种情况:越来越多的项目转行去做 AI,Crypto 创业者越来越少,这会让人们觉得行业好像没什么希望了。

Qiao Wang:我确实会担心这个问题。但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我们投的这些创业者,他们最终能不能成功。

如果他们想转型去做 AI,我会重点去确认两件事。第一,他是不是对现在做的事情已经没有热情了?是不是觉得现在的方向长期来看看不到好结果?这个我要搞清楚。

第二,他想做的新方向——比如 AI,他有没有做好准备?他有没有做成这件事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他做的这个新项目,能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正面的,那我不会去阻止他们做新方向,我甚至会鼓励他们去尝试。

BlockBeats:您刚才提到,加密行业因为 AI 流失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开发者,还是愿景家?

Qiao Wang:都有。我觉得 Crypto 领域的人才流失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 AI,这是我亲眼看到的。另一个是过去四年美国政府对 Crypto 的打击。这两者加在一起,确实导致了很多人才的流失,无论是有愿景的创业者,还是开发者。

BlockBeats:我能否做一个判断,大多数流失的这些创业者,是上一轮周期才进入 Crypto 的?

Qiao Wang:嗯,对的。其实过去半年,还是有一些 Web2 的人,他们想进来做 Crypto。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做 AR,但他们不想做 AR,而是选择做 Crypto,因为他们觉得 Crypto 很有意思。其实还会有这样的人,可能有四五个吧。我们也投了,我几乎每一个过去半年到一年间从 Web2 转做 Crypto 的人,我们几乎都投了,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人非常有意思。

他们明明可以去做 AI,但却偏偏要做 Crypto,而且他们有好的想法,我们就会去投他们。这种人往往都非常有意思。所以,还是有这样的人,只不过反向转向 AI 的人更多,可能这个方向的人数会多一两个量级。

BlockBeats:也就是说 4-5 个 Crypto 垂类项目的出现,伴随的是 10-20 个转型 AI 的项目。

Qiao Wang:对,可能是高一两个量级,不仅仅是 10 到 20 个,整个行业里可能会有几十到几百个这样的,甚至更多。

BlockBeats:这些坚定想做 Crypto 的少数创业者,现在都在做什么方向?

Qiao Wang:他们会做一些结合社交和投机的项目,比如他们看到像 Palm Fantasy、Moonchat,还有一些社交化的项目,虽然这些产品可能失败了,但他们觉得执行上可能没做好,但本质上的原理是非常好的。所以他们想去做这个事情。

同时,他们也觉得 AI 领域太竞争激烈了,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在 AI 领域成功,因此他们更想做一个既有意思又不那么竞争激烈的项目。

BlockBeats:反过来,Alliance 投资组合里的 AI 项目,当前主要集中在哪些垂直领域?

Qiao Wang:我们现在投的 AI 项目不算多,大概在最近这一期中,AI 项目占了大约 1/3,也就是七八个项目。他们做的方向各式各样的,比如有些是面向开发者的,类似之前的那种 Y Coding,用语言直接生成代码,这个非常有意思。

还有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做 AI 视频广告的团队,还有做面向小孩、中小学生甚至更小年龄段的教育项目的团队。还有一些是用 AI 做游戏的,基本上是从语言生成直接转化为一个游戏。各种各样的都有了解,但是我们投的并不多。

而且我们投的这七八个团队,全部都是从 Crypto 领域出来的。你看,他们都是之前在 Crypto 做过 startup,或者是来自一些比较好的公司,比如 Uniswap、Coinbase 之类的。

BlockBeats:也就是说 Crypto 行业的背景很强。

Qiao Wang:这些团队虽然有很强的 Crypto 背景,但就像我刚才说的,做 AI 应用的话,我觉得 AI 方面的经验并不一定有太大帮助。

BlockBeats:这还挺伤感的,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现在都不打算留在这个行业里。

Qiao Wang:其实还是有一些背景很强的团队是纯做 Crypto 的。不过,上一期的 AI 含量远远低于这一期。上一期基本上是零,但后来可能会有一两个团队转型做 AI。他们进来时确实是做 Crypto 的,做了一段时间,可能半年左右,然后才转型到 AI。

Crypto+AI 有未来吗?

BlockBeats:目前 Crypto+AI 概念仍然火热,您认为这是一个「伪叙事」吗?

Qiao Wang:我觉得 90% 是一个伪叙事,但可能有 10% 会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你可以把 Crypto 和 AI 想象成两个大的圈,它们之间的交集其实非常小。虽然这两个圈本身都很大,但中间的交集可能非常小。不过,在那个小小的交集里,可能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去中心化训练,可能会挺有意思的。

我们见过一些类似的项目,但大多数都是基础设施类的,很多 VC 也在追这些项目,给他们非常高的估值,这使得我们很难参与。虽然这些项目的团队很强,我也很喜欢他们,但这类项目很难做,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做好。目前来看,去中心化的训练还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每个数据中心训练出来的小模型聚合在一起。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非常昂贵的,通过网络传输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因此,去中心化的训练是否能比中心化方式更便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BlockBeats:当前行情背景下,Crypto AI 项目的一级市场估值和热度是否有明显下降?

Qiao Wang:其实还是有一些非常大的基金,他们也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集中投资这种类型的项目。所以,最终还是会有多个 VC 一起投资同一个大项目。

我觉得很多 VC 并不真正懂 Crypto 的应用层,所以他们只能投技术基础设施,但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并没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 Layer 2,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几百个了,你只能找到一些稍微有意思的赛道,然后集中力量去投。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对话 Alliance DAO 合伙人 qw:Crypto 创业者正逃向 AI,90% 的 Crypto+AI 都是伪命题

分享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