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Kyle Liu,Bing Ventures 投资经理
目前还不能确定 Web3 社交的哪个垂直领域会起飞,然而即使是主要的 Web3 社交产品与 Web2 的同行相比也缺乏牵引力。不过有理由相信,从长远来看,Web3 社交将超越 Web2。原因很简单:虽然 Web2 应用程序自己积累数据,但它有一个卓越的网络效应。当 Web2 产品以孤立的方式积累数据时,Web3 应用程序使用并贡献于一个共享的数据账本,因此在生态系统层面享有网络效应,而不是像 Web2 那样在应用程序层面。我们将看到能够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的正确协议和应用组合是什么。
当前数字身份解决方案面临的困难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
数字身份通常需要在多个节点上存储和处理数据,因此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和数据泄露等风险。此外数字身份还需要解决如何确保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如何防止恶意攻击以及如何实现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问题。另外,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些项目通常需要收集和处理用户的个人信息。
用户构建声誉时间短
数字身份的构建需要对用户在区块链上的行为进行评估,进而形成对应的声誉评价。然而,这种评价需要用户进行长时间的信用积累,对于新用户或者进入某一领域的新用户而言,链上信用体系能够起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数据复杂且较难分类
在链上,每秒都有庞大的操作数量被记录。那么身份系统如何将这些行为分类,归结到交易、Mint NFT、第三方 DAPP 交互等类别中,再显示到每一个身份对应的地址或域名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
声誉体系不互通
以公链为中心形成的生态越来越多,但公链之间的互通性极为有限。单做一个生态的声誉体系相比于整个加密世界的声誉体系要容易。但是提升公链生态之间的互操作性也是未来要解决的重点。
缺乏可扩展性
由于数字身份通常需要在多个节点上存储和处理数据,因此随着用户数量和数据量的增加,系统可能会变得缓慢或不稳定。此外还需要解决如何管理大量数据、如何确保数据一致性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等问题。
构建新型去中心化身份验证系统
当前的加密市场中构建身份解决方案的主要项目,根据不同的用例与实现方式等,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数据 / 行为标记; 2、DeFi 信用评分; 3、徽章 / 证明; 4、隐私化证明; 5、身份简历。本文将从不同的细分发展趋势入手,为大家分析此类赛道的前景。
标准化趋势:模块化 + 互操作性
进入 web3 中, 最主要的讨论点就是围绕身份所有权和互操作性为中心的话题,在传统 web2 中,互操作性主要是通过联合身份管理实现的,其中可以链接跨身份管理系统存储的信息,以及单点登录系统 (SSO)。这里的问题是: 身份数据是由组织、公司和服务商提供的,而不是由其所属的个人拥有和访问控制。而 Web3 身份解决方案以用户为中心的所有权模型为中心。
Sismo
Sismo 是 Polygon 上的一个模块化证明协议,专注于去中心化、隐私和可用性,以不可转让徽章的形式发布证明。特点是使用零知识证明向用户的其他帐户(如 ENS 以及 twitter 或 github)颁发徽章来建立其以太坊个人资料,并且用户可以在保密的情况下将其声誉汇总到公开资料中。
Sismo 允许用户申请 ZK 认证并使用 Sismo 的 SDK,开发人员现在可以使用 Sismo 的认证来锁定用户群体。目前还是 Alpha 测试阶段。应用场景如:匿名证明持有 NFT,无需透露持有哪个 BAYC 以及哪个以太坊帐户(及其完整历史记录)来证明所有权。并通过 ZK 徽章访问持有者社区。另外,在 DeFi 中,可以利用 ZK 徽章在不透露具体交易数据的情况下以更好的借款利率获得贷款。
Spruce
Spruce 是一家数字身份认证公司,致力于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推进数字身份认证,并尝试重新建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可信赖交互方式。Spruce 与企业环境中的现有身份和数据设备建立了联系,包括身份服务器、内部资源 API、密钥管理系统、ERP 和云服务等。
以太坊基金会和以太坊名称服务(ENS)宣布支持 Spruce 提出的使用以太坊进行安全登录的系统,允许用户使用加密标识符(比如他们的以太坊钱包地址)登录。通过使用 Spruce 的系统,用户可以使用其加密标识符来验证其身份,而不必向第三方机构提供其个人数据。
强化用户体验:去中心化治理 + 隐私保护
与 Web2 相比,去中心化数字身份项目的强化用户体验更加重要,因为 Web2 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存储是中心化的,这意味着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上,容易被黑客攻击和滥用。去中心化数字身份项目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存储是去中心化的,这意味着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网络中,更加安全和隐私。
BrightID小白导航
BrightID 是一个去中心化匿名社交平台,它致力于通过构建和分析社交图谱来解决身份唯一性问题。用户可以通过 BrightID 向应用程序证明自己身份的独特性,而无需使用多个帐户。同时,应用程序也不需要收集个人身份信息或与中心化组织合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BrightID 采用 P2P 方式加密发送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包括文字、照片等,避免数据存储在网络中。它的官方 Token 为 BRIGHT,最大供应量为 1 亿枚,初始供应量为 2500 万枚,每年 BrightDAO 最多供应 1000 万枚。Bright Token 的具体用例包括:流动性挖矿、治理和投票、黑客送赏金、水龙头测试奖励等。
FaceDAO
FaceDAO 是一个建立在去中心化区块链上的匿名社交网络,通过人脸识别作为登录门槛来保护用户隐私。它采用私钥和 DID 作为数据的载体,让用户拥有数据的绝对控制权。为了激励用户为平台生态发展做出贡献,FaceDAO 会向用户发放代币奖励,并以去中心化自治为运行模式,让用户参与平台治理决策。
在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FaceDAO 已经拥有了超过 50 万名真实社区成员。据官方数据,FaceDAO 的用户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和印度,这些国家的用户数量占据了平台 80% 的用户数量。同时,来自尼日利亚、越南、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的大量民众也正在加入 FaceDAO。
Web3 身份体系未来发展方向
清晰全面的链上身份图谱
Web3 中的重点之一是去中心化社交,身份体系可以帮助用户建立更加全面的个人简历,链上社交图谱更加清晰可见。用户通过各种认证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及对 NFT、协议、生态等的忠诚度,从而在整个社交图谱中呈现自身的声誉,也有利于用户开展一系列其他活动。
更高水平的隐私保护
链上声誉是基于可信度建立的,但是也会有用户不想将自己的所有行为数据进行展示。因此,链上声誉在构建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隐私保护的问题。这需要采用更为灵活和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同时也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管理与控制方式。
使去中心化身份验证成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目前的数字身份项目较单一,也暂未形成基本的架构,只是依据市场特定需求而建立。随着 DID 的进一步发展及链上声誉的共识建立,相信未来将出现成熟的链上声誉体系。然而,目前还没有看到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大规模采用的路径还不清楚。
但是我们完全能对目前看到的数字身份下一个结论,目前 Web3 数字身份仍然无法在用户体验方面与 Web2 直接竞争。与其直接与 Web2 应用竞争,不如利用其在 DeFi、NFT 和其他垂直领域的独特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独特、创新的实用工具,这是明智之举。我们认为以下拥有以下特质的项目值得关注:
-
丝滑的帐户可移植性。一个人的在线身份不应由对其用户不负责的公司拥有。用户可以将丝滑地自己的帐户从一个提供商转移到另一个提供商,而不会丢失任何数据或社交图谱。
-
强大的互操作性。世界需要一个多元化的互联服务市场,以确保良性竞争。互操作需要感觉像是 Web 的第二天性。不同模式的互操作框架应对的需求不同,但是其本质应该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收益。
-
安全的隐私网络。从传统互联网不时会有多个匿名社交的火爆也可以看出人们对隐私的需求强烈,然而事实也证明 Web2 的土壤难以在这个领域孕育出参天大树。所幸,Web3 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试验田。
总之,未来去中心化数字身份系统将会朝着更加标准化、互操作性强、隐私保护好、用户体验优秀、治理机制民主透明等方向发展。Web3 数字身份目前在实验阶段,还没有取得辉煌的战果,但如果深入设计「验证者」模式,挖掘「证明经济」的价值,融合社交、钱包、投资甚至情报等共建共享的玩法,这些魔法元素的新模式能不能成一个突破口?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一文看清数字身份的宿命和革命
相关推荐: Web3 商业模式:赋予 Token 资产属性与债务属性
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探索 Web3 商业模式的特点及其与 Web2 的区别。 作者: Kylo,Foresight Ventures Tips: 与 Web2 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Web3 项目可以实现股权的 Token 化以及股权的公平发行 股权 Token …